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2025 AACR传来"生命喜讯":九大CAR-T震撼亮相,晚期患者生存希望飙升!剑指血癌、肝癌、肾癌、卵巢癌等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4-28 15:24:09

  2025年AACR:九大CAR-T细胞疗法震撼亮相,晚期患者生存希望飙升!剑指血癌、肝癌、肾癌、卵巢癌等

  2025年4月25日至30日,全球肿瘤研究领域的巅峰盛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将在美国芝加哥震撼启幕!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肿瘤研究学术平台,AACR与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并称为“全球三大癌症学会”,始终引领着全球抗癌研究的发展方向。本届年会不仅是临床前沿成果的展示舞台,更将见证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变革!

  在本届年会上,多款来自中国及全球的自研CAR-T细胞疗法将重磅亮相。这些创新成果不仅为抗癌领域注入全新活力,更有望为血液肿瘤及实体瘤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以下,医学部将梳理本次会议中值得重点关注的九款CAR-T疗法,为癌友们提供参考,增加大家战胜癌症的信心!我们坚信,每一项突破都在拉近“癌症可治”的梦想,每一份坚持都将铸就生命的奇迹!

  2025 AACR大会:九大CAR-T细胞疗法闪耀登场,在癌症治疗领域掀起惊涛骇浪

  01、Inceptor Bio/砂砾生物:IB-T101 CD70 CAR-T(中国)

  IB-101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CT111 / 6 - A phase 1, first-in-human study of IB-T101, an OUTLAST™ CAR-T product for the treatment of CD70-positive clear cell renal carcinoma(译文:IB-T101的I期首次人体研究,IB-T101是一种OUTLAST™CAR-T产品,用于治疗CD70阳性透明细胞肾癌)。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8日 14:00-17: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全球每年新诊断出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病例超30万例。对于接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靶向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病情仍进展的患者而言,临床治疗选择有限,无数患者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

  而IB-T101是一款靶向CD70的自体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疗法,由InceptorBio公司基于其全新的OUTLAST平台研发。该平台运用代谢重编程技术,对T细胞进行调节,使其能够在恶劣的肿瘤微环境中存活,从而增强T细胞在体内的持久性。2024年12月22日,InceptorBio宣布授予沙砾生物IB-T101在中国的独家许可权,后续沙砾生物将全面负责该药在中国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工作。

  临床前研究显示,在侵袭性肾细胞癌(RCC)肿瘤模型中,IB-T101展现出卓越疗效。在低剂量CAR-T治疗下,相较于传统制备的CAR-T细胞,IB-T101效果显著更优,再次刺激后给药时亦是如此。同时,OUTLASTCAR-T细胞在该模型中能维持更高的活化水平,且耗竭程度更低。

  目前,IB-T101针对透明细胞肾细胞癌的临床试验已完成首例患者给药。截至2025年2月27日,首例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已在该临床试验中接受了药物注射,研究正在稳步推进。

  既往研究数据同样亮眼

  除了InceptorBio与沙砾生物合作、入围2025年AACR大会的IB-T101外,另一款靶向CD70的CAR-T疗法——ALLO-316同样值得关注。

  ALLO-316于2022年3月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授予快速通道资格(FTD),用于难治性肾细胞癌(RCC)的治疗。

  1期TRAVERSE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在18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DCR)高达89%;而在10例已知肿瘤表达CD70的患者中,疾病控制率(DCR)更是高达100%,其中3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最长反应持续8个月。

  ALLO-316治疗数据

  ▲图源“Alloge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2、甘李药业:CD19/CD22 CAR-T(中国)

  甘李药业CAR-T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3176 / 4 - CD19/CD22 bispecific CAR-T cells are effective in CD19 loss B-cell tumor models(CD19/CD22双特异性CAR-T细胞在CD19缺失的B细胞肿瘤模型中有效)。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8日 14:00-17: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针对CD19的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疗法可显著提升复发或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长期生存率。然而,CD19抗原缺失会导致B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对CD19CAR-T细胞产生耐药性,引发患者复发。

  针对这一临床挑战,甘李药业研发了一款靶向CD19和CD22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并评估其抗肿瘤效应。研究表明,CD19/CD22双特异性CAR-T细胞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杀伤CD19缺失的B细胞肿瘤,为因CD19蛋白缺失而复发的患者提供了更优的治疗选择。

  既往研究数据同样亮眼

  全球知名期刊《NatureMedicine》曾发表一项关于“CD19/CD22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和大B细胞淋巴瘤(LBCL)”的1期临床研究(NCT03233854)。

  研究结果显示:大B细胞淋巴瘤组(n=21)的客观缓解率(ORR)达62%(95%CI:38–82%),完全缓解率(CR)达29%;中位总生存期(OS)为2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3.2个月。而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组,82%(14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3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PR)。

  值得关注的是,一名伴全身转移的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SA8),在输注CAR-T细胞6个月后,病情奇迹般改善至完全缓解(CR),总CR率达88%(详见下图)。

  CAR-T细胞疗法治疗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的效果

  ▲图源“nature medicin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3、原启生物:GPRC5D/BCMA双特异性CAR-T(中国)

  GPRC5D、BCMA双特异性CAR-T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3183 / 11 - GPRC5D and BCMA bi-specific CAR-T: Optimized CAR design to mitigate antigen escape and elicit deep and durable response in heterogeneous multiple myeloma(译文:GPRC5D和BCMA双特异性CAR-T:优化CAR设计以减轻抗原逃逸并在异质性多发性骨髓瘤中引发深度持久反应)。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8日 14:00-17: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GPRC5D是多发性骨髓瘤(MM)的理想治疗靶点,因其仅在MM细胞(毛囊除外)中表达,且与BCMA表达无关联。基于这一特性,原启生物研发了靶向BCMA和GPRC5D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临床前数据显示,与单特异性CAR-T相比,该双特异性疗法展现出更优异的抗肿瘤功效与持久性:不仅可减少抗原逃逸,还能在BCMA脱落的情况下维持效力,有望在新诊断及复发/难治性(R/R)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引发持久的反应。

  既往研究数据同样亮眼

  2025年4月11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抗GPRC5D CAR-T细胞疗法以2期临床试验的卓越数据荣登《柳叶刀》。研究数据显示:该疗法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总缓解率高达84%(95%CI:68-94),其中35%的患者实现完全缓解(CR)及以上疗效(详见下图)。

  GPRC5D、BCMA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治疗数据

  ▲图源“The Lance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4、原启生物:OriC613(中国)

  OriC613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4805 / 8 - Dual-target CAR-T strategy for MSLN and CLDN18.2: Advancing cancer treatment with superior efficacy and safety(译文:针对MSLN和CLDN18.2的双靶点CAR-T策略:以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推进癌症治疗)。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9日09:00-12: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间皮素(MSLN)与Claudin18.2(CLDN18.2)在正常组织中表达受限,却在多种肿瘤组织内异常高表达,使其成为CAR-T疗法极具潜力的靶点。原启生物研发的OriC613,正是一款靶向CLDN18.2与MSLN两大关键靶点的CAR-T细胞疗法。

  它采用具备高结合活性的抗CLDN18.2单链抗体(scFv),以及中等结合亲和力的抗MSLNVHH抗体,仅靶向MSLN与CLDN18.2双阳性肿瘤细胞,即可实现完全激活。这种设计有效增加了其抗肿瘤活性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持久性。在提高临床安全性的同时,还可实现更高剂量的CAR-T细胞给药,激发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攻击、清除癌细胞。

  2024年7月25日,OriC613注射液的临床新药IND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NMPA)批准,拟用于晚期胰腺癌的治疗。

  OriC613临床试验申请获批

  05、上海细胞:BZE2203(中国)

  BZE2203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4799/2-MSLN and MUC1 dual-targeting CAR-T with conditional activation and tumor specificity to improve clinical safety and efficacy(译文:具有条件激活和肿瘤特异性的MSLN和MUC1双靶向CAR-T,以提高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9日09:00-12: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间皮素(MSLN)和MUC1在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使其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潜在靶点。但这两个靶点在人体重要组织中也有不同程度表达,可能引发CAR-T疗法的“脱靶效应”。此外,肿瘤免疫微环境(TME)的强免疫抑制作用易导致CAR-T细胞衰竭,难以发挥持久抗肿瘤效应。

  基于上述挑战,上海细胞生物研发了靶向MUC1和MSLN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疗法——BZE2203,并在临床前及临床试验中开展验证。

  一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IIT)纳入两名铂耐药卵巢癌患者,给予低剂量BZE2203CAR-T细胞输注。结果显示:2例患者均获得部分缓解(PR),且未出现细胞因子风暴、神经毒性等CAR-T治疗相关严重安全性问题。

  综上,该研究表明,兼具pH依赖性和抗原密度依赖性的BZE2203疗法可减轻靶向脱瘤毒性,在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提升安全性与有效性的显著潜力。好消息是,现有一款靶向间皮素(MSLN)的CAR-T细胞疗法已启动临床。

  06、上海细胞:BZE2204(中国)

  BZE2204的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3173 / 1 - JL-lightning CAR-T, a next generation non-viral CAR-T without in-vitro culturing procedure, shows high clinical efficacy, good safety with low treatment dosage(JL-lightning CAR-T,无需体外培养程序的下一代非病毒CAR-T,临床疗效高,安全性好,治疗剂量低)。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8日 14:00-17: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研究人员利用靶向CD19、CD22和BCMA的VHH结构域,成功构建了三靶向CAR-T细胞疗法BZE2204。一项研究者发起的试验(IIT)进一步验证了BZE2204 CAR-T在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NHL)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临床数据显示,BZE2204 CAR-T疗法展现出显著的临床疗效与可控的安全性:两例患者在治疗1个月内达到完全缓解(CR);另一例患者实现部分缓解(PR),肿瘤缩小率超过80%。

  既往研究数据同样亮眼

  在AACR大会上,靶向CD19、CD22和BCMA的三靶向BZE2204 CAR-T细胞备受瞩目。而放眼全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CAR-T疗法领域同样成果丰硕,目前已有十多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这些产品大多聚焦于CD19或BCMA靶点,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产品详见下表)。

  治疗血液肿瘤的CAR-T细胞疗法

  07、百吉生物:BTRPTB001L CAR-T(中国)

  BTRPTB001L CAR-T的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3489 / 28 - Functional enhancement of hypoxia-activated 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s by a chimeric switch receptor recognizing TGF-β(译文:识别 TGF-β 的嵌合开关受体增强缺氧激活的嵌合抗原受体 T 细胞的功能)。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8日 14:00-17: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缺氧激活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在临床环境中可发挥强大的抗肿瘤功效,且靶向/脱肿瘤(OTOT)毒性可控。然而,骨髓、直肠、胃、胆囊和表皮等正常组织或器官也存在缺氧微环境,可能导致潜在副作用或限制缺氧反应性CAR-T细胞的临床应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重要的免疫抑制因子,可抑制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反应,但其在缺氧正常组织中表达有限。

  百吉生物研发的BTRPTB001L由门控嵌合抗原受体(CAR)、缺氧激活型CAR和组成型表达的TGF-β嵌合开关受体(CSR)组成。在TGF-β存在且缺氧条件下,该疗法表现出增强的细胞毒性——CSR不仅可逆转抑制信号,被肿瘤微环境中的可溶性TGF-β特异性激活,还能吸收培养上清液中的TGF-β。与缺氧反应性第二代CAR-T相比,BTRPTB001L展现出更强的抗肿瘤潜力和更高的安全性。

  08、上药生物:ROR1 CAR-T(中国)

  ROR1 CAR-T的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6111 / 19 - Reprogramming ROR1 CAR-T cells with SNIPR logic gating promote safety, while keeping anti-tumor efficacy in a tumor-bearing animal model(利用SNIPR逻辑门控技术对ROR1 CAR-T 细胞进行重编程,可提高安全性,同时在肿瘤动物模型中保持抗肿瘤功效)。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9日 14:00-17: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ROR1是理想的肿瘤靶点,在多种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均有表达。但由于正常组织也存在低水平ROR1表达,传统CAR-T疗法易引发脱靶毒性。

  为解决这一治疗难题,上药生物研发了双抗原识别平台,通过SNIPR逻辑门控机制精准调控ROR1CAR-T细胞的细胞毒性,使其仅在肿瘤部位激活,从而降低攻击正常组织的风险。

  09、阿斯利康:AZD5851 GPC3 CAR-T(国外)

  AZD5851 GPC3 CAR-T的报道

  摘要号及会议时间

  ①会议摘要号: 4826 / 29 -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combination therapies with AZD5851, dominant-negative TGFβRII armored anti-GPC3 CAR-T,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译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AZD5851联合疗法,显性负性TGFβRII装甲抗GPC3CAR-T,用于治疗肝细胞癌)。

  ②会议时间:2025年4月29日09:00-12:00。

  AACR前沿数据抢先看

  AZD5851是一款靶向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的CAR-T细胞疗法,其通过搭载TGFβRII显性负受体,赋予CAR-T细胞抵御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的能力。目前,该疗法正针对晚期/复发性肝细胞癌(HCC)开展I/II期临床试验(NCT06084884)。

  此前研究表明,TKI药物仑伐替尼可显著增强AZD5851(TGFβRII显性负受体装甲型GPC3CAR-T)的体内抗肿瘤疗效,且不影响CAR-T细胞的急性活力、增殖、活化、效应细胞因子分泌及细胞毒性功能。基于此,AZD5851与仑伐替尼的联合治疗方案,有望成为肝细胞癌(HCC)患者的潜在有效治疗选择。

  既往研究数据同样亮眼

  除了入选2025年AACR大会的阿斯利康CAR-T疗法AZD5851外,我国自主研发的靶向GPC3的新型CAR-T细胞产品——C-CAR031同样表现亮眼。其在2024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议上公布的临床数据,为晚期不可切除肝细胞癌(HCC)患者带来新希望。

  临床数据显示:24例入组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客观缓解率(ORR)达50.0%,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0.9%。在22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90.9%出现肿瘤缩小,且不仅肝内病变,肝外转移灶也呈现缩小趋势,中位肿瘤缩小率达44.0%(范围:3.4%-94.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27个月(95%CI:2.86-8.90)(详见下图)。

  C-CAR031治疗数据

  ▲图源“AS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值得关注的是,代表性患者C023号(DL=4),在接受C-CAR031治疗后反应显著,体内肿瘤持续缩小。治疗1.5个月后,肺部转移病灶即出现深度缓解:影像检查显示,肺部肿瘤不仅体积明显缩小,数量也有所减少(详见下图)。

  C-CAR031治疗效果

  ▲图源“AS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CAR-T细胞疗法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支柱,作为肿瘤免疫细胞疗法中的佼佼者,在治疗血液肿瘤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如今CAR-T技术也已发展到了第五代,国内外相继有13款产品获批上市。CAR-T疗法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肿瘤治疗模式,肿瘤免疫疗法也成为了继手术、放化疗后的第四类肿瘤治疗方法。期待其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领域,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并早日纳入医保范畴,让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能得到这款“天价”疗法的帮助!

  想明确自身靶点或寻求CAR-T等新型疗法帮助的患者,可将完整的病理报告、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或申请国外内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Spiegel J Y,et al.CAR T cells with dual targeting of CD19 and CD22 in adult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or refractory B cell malignancies: a phase 1 trial[J]. Nature medicine, 2021, 27(8): 1419-1431.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436-0?fromPaywallRec=false

  [2]Xia J,et al.Anti-GPRC5D CAR T-cell therapy as a salvag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progressive multiple myeloma after anti-BCMA CAR T-cell therapy: a single-centre, single-arm, phase 2 trial[J]. The Lancet Haematology, 2025.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hae/article/PIIS2352-3026(25)00048-1/abstract

  [3]Zhang Q,et al.Phase I study of C-CAR031, a GPC3-specific TGFβRIIDN armored autologous CAR-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J]. 2024.

  https://meetings.asco.org/abstracts-presentations/234377

  [4]https://ir.allogene.com/news-releases/news-release-details/allogene-therapeutics-presents-interim-phase-1-data-allo-316

  [5]https://www.abstractsonline.com/pp8/#!/20273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BTK抑制剂】新一代靶向药奥布替尼终于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从轮椅到独立行走:硼中子俘获疗法以67%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刚刚!首个国产PD-1单抗,获批晚期黑色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癌症复发的"头号凶手"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停药4年仍无癌!TIL细胞联合伊匹单抗,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CAR-T三人行》第十五期|魏双教授: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