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体检却查出晚期癌症!90%的人防癌筛查都做错了!
防癌肿瘤筛查有用吗,癌症肿瘤检查有哪些,肿瘤筛查怎么做、做什么检查
为什么年年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却又突然查出癌症?而且一查出来还是晚期?
35岁的M女士每年都参加单位组织的体检,前两年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但是吃饭,大便都正常,只是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经常吃外卖,饮食不规律,偶尔会有腹胀等症状,也只是随便吃点吗丁啉,奥美拉唑。
今年的体检中,她听了专家的建议,做了无痛胃镜,检查结果却让她大惊失色。医生在她的胃窦部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鸡皮样隆起,接着在她的胃体中部大弯附近发现一个2cm左右的溃疡型病变,进一步的病理检测确诊为低分化印戒细胞癌晚期,这是一种最不乐观的胃癌,约占胃癌的 10%,尤其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因为侵袭力强、恶性度高、病程进展快,预后极差而臭名昭著,并且对化疗也不敏感。
年年体检为何却查出晚期癌症
现在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了,基本上很多人每年都会参加体检,但像M女士这样一查便是晚期癌症的不幸的遭遇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主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体检项目没有针对性
多数人每年进行的体检是公司统一安排的常规体检,这些常规体检只是普通的检查,并不能精密的排查癌症。甚至有某大型体检机构的内部人员透露:“有些体检机构,走马灯似的,查了半天也就图个心理安慰,都是蒙事”!
2.不重视体检结果
有的人即便体检发现了一些问题也不够重视,如肺结节,幽门螺杆菌异常等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却因为身体没有异常症状,不及时的进行干预,导致病情被耽误趋于严重,有的人甚至从确诊到死亡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
3.技术限制
以肺癌为例,我国很多地区检查肺癌仍采用X光片,然而其癌症检出率仅为0~15%,通常X光片发现的肺癌早已到中晚期。而实际上专家建议正确检测肺癌的方式是采用低剂量螺旋CT加上肿瘤标志物,检查率可达90%以上!
每分钟平均9人确诊癌症!癌症筛查刻不容缓!
根据最新的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全球癌症死亡病例996万例,其中中国癌症死亡人数300万,占癌症死亡总人数30%,癌症死亡人数位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我国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患癌,相当于每分钟就有9个。
面对如此高的发病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防癌筛查,希望能在早期发现,及时诊治。世界范围内,关于癌症筛查的研究有很多,有的已经达成较广泛的共识,也有相应的筛查指南或专家共识。
癌症筛查是一种更专业、针对性更强的体检方式。哪些人要做,要做哪些项目,怎么做,都是有讲究的,也正是其与一般健康体检的根本区别所在。
那么,我们如何做防癌的筛查才是最有效的?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整理了以下这份防癌筛查攻略,请收藏,如果想了解更多防癌筛查指导,可以直接致电医学部。
人人必知的8种常见癌症筛查
01、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CT
大多数体检中心都使用X光片检测肺部,由于其分辨率低,因此检出率比较低,如果胸部X光片检查诊断是肺癌,临床常常就已经到晚期了。可以说,用X光片查肺癌,完全是在假装防癌。
专家建议:用高清CT检测肺癌由于分辨率高,肺癌肿瘤在1厘米,甚至0.8厘米时即可被查出。尤其是低剂量螺旋CT,已成为专业防癌筛查机构的必备检测。再加上几个肿瘤相关生物标记,检出率可以到90%以上。
02、乳腺癌筛查:千万记住用乳腺钼靶
既然CT好,是不是乳腺也可以用CT来检测呢?事实上,当CT用于乳腺癌检测时,存在灵敏度不高,对乳腺的特异性也不强的劣势。另外,还有一些地方会用红外线检测乳腺情况,这个也不推荐,因为红外线检测不是按国际标准,机器的性能差、灵敏度低、误差大,并且医生的主观判断强,现在的大医院里都不用这个方法做检测。对于乳腺癌的早期筛查,首先建议通过乳腺钼靶照片来判断。
03、宫颈癌筛查:千万记住用TCT
HPV检查是一般的体检机构常用的,其实HPV是对病因的检查。真正有效检查宫颈癌的是TCT检查。TCT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宫颈癌细胞的检出率能达到90%以上,同时还能发现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衣原体等。
04、前列腺癌筛查:千万记住做PSA筛查
大部分体检机构采用 的都是腹部彩超,事实上,腹部彩超却根本查不出早期的前列腺癌,甚至连确诊作用都没有。筛查前列腺癌,最好的检查就是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05、食管癌筛查:千万记住做内镜
如果是食管癌高发人群,而恰恰又有症状,做好的方法就是做内镜检查。
06、胃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胃镜检查
胃癌的筛查主要是胃镜检查,其他方法检出率都很低。
07、结直肠癌筛查:千万记住做肠镜
结直肠癌筛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肠镜检查。在很多体检中,很多人最不愿意做肠镜,觉得很痛苦,事实上,一些专业的筛查机构设备都很先进,无痛肠镜做完基本上没有任何不适感觉。
08、肝癌筛查:千万记住甲胎蛋白+B超
很多人体检时都会选择做腹部B超,以为这样可以查出肝部问题,其实很容易漏诊。高危人群应联合甲胎蛋白检测和肝脏超声检查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查,发现异常进一步考虑CT或磁共振检查。
针对普通人群:建议筛查这三种癌症
01、结直肠癌
典型症状:大便习惯改变、血便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或仅感食欲不振、粪便潜血等,随着癌肿发展,症状逐渐显现,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腹痛、便血、消瘦等。常误认为是“痔疮”。
推荐检查:肠镜检查、肛门指诊检查、结直肠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 长期摄入高脂、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的人;
2. 40岁以上,长期摄入酒精、油炸食品等;
3. 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大肠腺瘤、家族性结肠腺瘤病、大肠息肉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者;
4. 有大肠癌家族史者。
筛查指南:
年龄在45~75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
检查措施:
●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每年];
●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HSgFOBT)[每年];
●或多靶点粪便DNA检测(mt-sDNA)[每3年];
●或结肠镜检查[每10年];
●或CT结肠成像(CTC)[每5年];
●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FS)[每5年]
具体建议:
年龄在4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应根据患者的偏好和检测的可及性进行定期筛查,包括高灵敏度粪便检测或结直肠结构(视觉)检查。
非结肠镜筛查试验的所有阳性结果都应及时进行结肠镜检查,这应作为筛查过程的一部分。
健康状况良好,预期寿命大于10年的成年人应继续筛查至75岁。
76~85岁的男性和女性
应根据患者的偏好、预期寿命、健康状况和既往筛查史,进行个体化的筛查决策。
如果决定继续筛查,可按上述筛查方案进行。
年龄>85岁的男性和女性
不建议继续进行筛查。
02、乳腺癌
25年之间,乳腺癌的死亡率下降了39%,应归功于乳腺筛查的普及、治疗效果的提高、肥胖减缓。多种因素,共同减少乳腺癌
在我国,乳腺癌是城市地区女性高发的第一大癌症,大城市的发病风险是小城市的2倍。
高危对象
●未育或≥35岁初产妇;
●月经初潮≤12岁,或行经≥42年的妇女;
●一级亲属在50岁前患乳腺癌者;
●两个以上一级或二级亲属在50岁以后患乳腺癌或卵巢癌者;
●对侧乳腺癌史或经乳腺活检证实为重度非典型增生或乳管内乳头状瘤病者;
●胸部放射治疗史(≥10年)者。
筛查指南
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X线摄片;>40岁,每1~2年1次乳腺X线检查;60岁以后可隔2~3年拍片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癌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磁共振(MRI)检查。
预防建议
肥胖和雌激素过多是诱发乳腺癌的两大高危因素。平时除了控制体重、不滥用雌激素之外,可以吃些黄豆,大豆异黄酮可以辅助稳定雌激素水平,具有“遇高则抗,遇低则补”的双向调节作用,也是女性的日常“滋补品”。
癌症筛查、医疗技术的提高、疾病常识的普及等因素都可以降低癌症发病率,提高治愈率。除此之外,远离致癌物也至关重要。
03、宫颈癌
高危对象:已婚或有性生活史3年的女性。
筛查指南
●21~29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2~3年1次;
●30~65岁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每3年1次;或者HPV与宫颈细胞学联合筛查,每5年1次;
●筛查结束时间:大于65岁且既往多次检查均示阴性,则不需筛查;若曾诊断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史者,再持续筛查20年,筛查频率视病情定;
●接受过子宫全切术的女性(无宫颈),且过去20年里未曾有CIN2、CIN3、原位癌或癌症的女性,不需要检查;
●接种过HPV疫苗的女性,遵循特定年龄的建议(与未接种疫苗的女性一样)。
预防建议
●接种HPV疫苗;
●不吸烟或戒烟;
●安全与健康性行为;
●及时治疗生殖道感染疾病;
●增强体质。
高危人群筛查以下四种癌症
肺癌
典型症状:咳嗽、咯血、胸痛早期肺癌常常无明显症状,多数因体检发现。当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常出现刺激性干咳,痰中带血、胸痛、发热、气促等表现。
推荐检查:胸片、低剂量螺旋CT、肺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 长期受环境污染,长期吸烟者、吸二手烟(被动吸烟)者;
2. 慢性肺部疾病(肺结核、矽肺、尘肺等);
3. 人体内在因素(如家族遗传、免疫机能降低以及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筛查指南:
当前或过去吸烟者,年龄在55~74岁,身体健康,至少有30包-年的吸烟史[每天吸烟量(包)×年数(年)≥30]
检查措施:低剂量螺旋CT
具体建议:
符合以下条件的成年人应每年筛查:
●当前吸烟或戒烟年数不到15年;
●至少有30包-年吸烟史;
●如果当前吸烟,应接受循证戒烟咨询;
●经过知情/共同决策,其中包括低剂量CT筛查潜在益处、局限性和危害的相关信息;
●可以在进行过大量检查的高质量肺癌筛查和治疗中心接受筛查。
注意:查出肺小结节怎么办?
很多人在体检时都会发现肺小结节,怀疑是否是肿瘤。因为无法通过常规检查判断良恶性,医生通常建议回家观察,三个月复查,大家只能在焦虑中度过漫长的三个月,幸运的可能继续观察等待,不幸运的可能再次检查就会确诊为肺癌。(按照国际共识,如果在X线检查中发现肺部可疑的小结节,应该复查薄层CT。高度怀疑良性或者不确定良恶性的情况下,都会推荐患者暂不做处理,仅随访;只有在高度怀疑恶性的情况下才会进行手术。)
近两年,随着医学的发展,针对肺癌也有了更早期更精密得筛查手段--ctDNA甲基化。
癌细胞在坏死或凋亡的过程中,会将细胞内的DNA释放出来,进入血液循环当中,成为循环肿瘤DNA,又被称为癌症的“指纹”。这些DNA碎片会携带一些来自癌细胞的特征,包括突变、确实、插入、甲基化等等,而ctDNA检测就是通过“捕捉”这些游离在血液当中的DNA,从而识别肿瘤的检测手段。
跟前面几种手段比起来,这种手段很新,敏感性特异性都不错,仅需取受检者一些外周血,非侵入性、安全无创伤无副作用,因此检测出小结节的患者可以进行肺癌ctDNA甲基化的检测也可以评估是否适合通过免疫调节干预小结节,想了解详情的病友可致电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
胃癌
典型症状:上腹痛、食欲不振胃癌起病隐匿,70%以上无明显症状。可逐渐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或隐痛、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多数患者以为是慢性胃炎或胃溃疡而忽视。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胃癌易感基因检测
高危人群:
1. 有胃癌、食管癌家族史者;
2. 有慢性胃炎、胃息肉、消化性溃疡病史;
3. 有不良饮食习惯者:如喜烫食、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喜食熏烤、煎炸、硬质食物;饮食无规律,暴饮暴食者;经常食用可能霉变食物等;
4. 大量饮酒,年龄40岁以上;
5. 精神压力大,长期抑郁、焦虑者。
筛查指南: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其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
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②Hp感染者;
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
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检查措施:血清学筛查和内镜筛查,最终确诊需要病理证实。
具体建议:建议推荐的早期胃癌筛查流程如下图。
图片来源: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
肝癌
典型症状:肝区疼痛、厌油、食欲不振
早期肝癌多无症状和体征,超过一半的肝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右上腹疼痛或不适多为肝癌的首发症状,可逐渐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肿块、黄疸、消瘦等症状。
推荐检查:肝脏彩超、血清甲胎蛋白(AFP),半年做一次相关检查。
高危人群:
1. 有慢性乙肝、丙肝病史;
2. 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3. 30岁以上男性及长期酗酒者;
4. 脂肪肝、肝硬化病人;
5. 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筛查指南:
具有乙型肝炎病毒(HBV)和/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长期酗酒、非酒精脂肪性肝炎、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食物、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的人群,尤其是年龄40岁以上的男性风险更大。
检查措施: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超声检查
具体建议:建议上述高危人群每隔6个月进行至少一次检查
食管癌
典型症状:吞咽哽噎感早期食管癌症状往往不明显,容易被忽略。随病情进展可出现胸骨后不适、吞咽时轻度哽噎感、异物感等,可间断或反复出现,甚至长达数年。
推荐检查:胃镜检查
高危人群:
1. 有家族遗传史;
2. 爱吃烫食,爱喝烫茶;
3. 爱吃含致癌物亚硝酸盐的泡菜;
4. 常吃霉变、烟熏、麻辣食物。
筛查指南:
符合下列①和② ~⑥ 中任一项者应列为食管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
①年龄>40岁;
②来自食管癌高发区;
③ 有上消化道症状;
④有食管癌家族史;
⑤患有食管癌前疾病或癌前病变;
⑥ 具有其他食管癌高危因素(吸烟、重度饮酒、头颈部或呼吸道鳞癌等)。
检查措施:内镜和活检病理检查。
具体建议:早期食管癌内镜筛查流程见下图。
图片来源: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
如何申请防癌筛查
基于癌症的复杂性,其筛查也比一般疾病更困难,因此需要选择具备专业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专业癌症医疗团队的机构,而不是普通的体检机构。目前,国内外均有专业的防癌筛查机构进行精密的筛查,流程如下:
☑ 咨询,工作人员针对个人情况,甄选合适的体检医院和体检套餐
☑ 协调行程和体检时间,根据行程安排和医院可预约的档期进行恰当的协调安排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无进展生存翻倍!肺癌脑转移有救了,佐利替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2024速看!27类重磅抗癌药纳入优先评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两次CAR-T细胞回输,美国首位晚期胃癌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确诊早期肺癌想去日本治疗?日本肺癌值得推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绝处逢生!中美消化道权威专家联手,为晚期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全球肿瘤名医TOP500|肺癌内科专家(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