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震撼疗效!树突状细胞疫苗助力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显著消退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4-10 11:10:02

  树突状细胞(DC)疫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肿瘤显著消退

  《神经外科杂志(Journal of Neurosurgery:CaseLessons)》曾报告过这样一则病例:一名患有IDH突变型4级星形细胞瘤的患者,接受了DCVax-L治疗与SOC辅助放化疗后,随后肿瘤显著消退,并恢复到术前功能和生活质量。手术后1年,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消退情况稳定,无复发迹象,为同类患者的治疗带来了鼓舞人心的示范。

  神经外科杂志

  ▲截图源自“JNS”

  树突状细胞疫苗为胶质母细胞瘤带来转机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作为最常见的恶性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肿瘤,在原发性CNS肿瘤中占比达16%,在所有神经胶质瘤里更是占比54%。它具有极强的侵袭性,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15-17个月,5年生存率低至5%。尽管针对GBM的治疗方案,科研人员已历经数十年钻研,但复发率依旧居高不下,高达90%,肿瘤通常在6-8个月内就会卷土重来。

  一般而言,4级胶质瘤的标准治疗(SOC)方案为全切除术,术后跟进放疗(30次,每次60Gy),同时使用替莫唑胺,之后再进行辅助替莫唑胺化疗。然而,因缺乏创新性治疗手段,近20年来,这一治疗方案几乎未曾改变。但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免疫疗法蓬勃发展,像是树突状细胞疫苗,宛如一道希望之光,为这类患者带来了全新的生机!

  自体肿瘤裂解物负载的树突状细胞疫苗(DCVax-L)便是一种新兴的免疫疗法,它巧妙地将患者自身肿瘤与树突状细胞相结合,以此激发强大的抗肿瘤反应。在3期试验中,DCVax-L展现出极为显著的生存益处。相较于其他药剂,运用树突状细胞作为抗原递送载体,能够引发更为广泛的免疫反应,其中涵盖了极为多样化的T细胞群。

  DC疫苗助胶质母细胞瘤患者,肿瘤显著消退,术后1年未见复发迹象

  本例患者是一位34岁的男性,因在4个月内多次出现短暂性头晕、眩晕、头痛,严重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而就医,就诊时的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局灶性缺陷,随后他接受了脑部磁共振成像(MRI)治疗,结果显示右额颞叶和岛叶区域有一个大的异质性增强病变,被诊断为大型额岛叶颞叶肿瘤,可能是高级别肿瘤(详见下图)。

  ▼轴向T2加权(A和B)和轴向T1加权后钆(C)图像

  DC疫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

  ▲图源“JN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影像学检查显示:该患者右额岛叶颞区有一个混合T2高强度和等强度区域,并伴有不均匀增强,对应于高级别胶质瘤。

  一周后,他接受了睡眠开颅减瘤手术,以减去肿瘤的右颞叶部分,术后影像学显示残留肿瘤主要位于额叶和杏仁核(详见下图2)。肿瘤组织病理学报告为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甲基化4级星形细胞瘤(CNSWHO4级)。术后,患者依照Stupp方案,同步接受了标准治疗(SOC)中的放疗与替莫唑胺治疗,随后进行了6个周期的辅助替莫唑胺治疗。在此期间,患者还接受了DCVax-L治疗。

  结果显示:MRI监测成像提示,该患者右额叶残留肿瘤发生囊性转化,随后额叶残留肿瘤缩小;而杏仁核中的残留肿瘤已完全消退(详见下图3)。术后1年,囊性区域自上次研究以来进一步缩小,没有复发的迹象(详见下图4)。患者临床状况良好,已恢复术前功能,并能全职工作。

  ▼图3 轴向T2加权(A)和T1加权后钆(B)图像

  DC疫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

  ▲图源“JN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

  ①图3A影像学图像显示:该患者颞叶切除腔前方右额叶中存在一个边界清晰、信号均匀的非增强囊状区域,位于先前显示的残留肿瘤区域(白色箭头)。

  ②图3C(轴向T2加权图像下方):先前显示的位于切除腔内侧的杏仁核中的残留肿瘤成分,也不再明显(黑色箭头)。

  ▼图4 轴向T2加权(A)和T1加权后(B)图像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效果

  ▲图源“JN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

  ①图4显示:该患者自上次检查以来,右额叶中边界清晰、未增强的囊性区域(箭头)的尺寸有所缩小。

  ②图4C(轴向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图像)显示:该区域内容物的信号受到抑制(箭头),证实了其囊性性质。没有肿瘤复发的证据。

  小编寄语

  癌症作为一种高度复杂且突变频繁的疾病,仅依靠单一治疗手段,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策略是在权威医院进行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个体体质差异、突变靶点特征以及经济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合理辅助靶向药物、免疫细胞治疗(如CAR - T、TCR - T、TIL 细胞疗法、DC 疫苗等)、质子治疗、电场疗法等新型治疗手段。通过这种多管齐下的治疗方式,能够巩固传统治疗的效果,降低肿瘤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有效延长生存期。

  上文所提及的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内唯一能够激活初始 T 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DC 疫苗正是巧妙利用了树突状细胞这一独特的免疫特性来治疗癌症。现阶段,DC 疫苗大多还处于早期临床试验阶段,我们满怀期待,希望能获取更多关于其有效性的数据。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国家,树突细胞疫苗已正式投入临床应用。对于部分早期肿瘤患者而言,在手术后可考虑采用树突细胞联合放化疗的辅助治疗方案,这有助于清除残留的癌细胞,形成免疫记忆,从而有效预防癌症的复发和转移。对目前治疗方案不满意,或想寻求树突状细胞疫苗等抗癌新技术帮助的患者,可将近期病理报告、影像学检查资料、治疗经历等,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Kamaludin A I,et al.Tumor regression following autologous tumor lysate–loaded dendritic cell vaccination immunotherapy: illustrative case[J].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Case Lessons, 2024, 8(2).

  https://thejns.org/caselessons/view/journals/j-neurosurg-case-lessons/8/2/article-CASE24112.xml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5年生存率翻倍机会来了!多款疫苗火力全开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前列腺癌术后五年生存率超99%,但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重磅!"O+Y"双免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生死时速!DC疫苗为脑瘤患者抢下关键缓冲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双肺转移灶全部消失!治疗4个月肉瘤完全缓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实现肿瘤控制率100%​!2025非小细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