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从"生命倒计时"到"无癌生存"!国产CAR-T助高危患者逆袭,横扫血癌、肝癌、肺癌、肠癌等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4-24 14:32:59

  国产CAR-T细胞疗法横扫血癌、肝癌、肺癌、肠癌等,助高危患者逆袭,从"生命倒计时"到"无癌生存"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特征为骨髓中异常克隆性浆细胞增生,可引发破坏性骨病变、肾损伤、贫血和高钙血症等严重病症。现实中,约三分之一的患者面临体质虚弱的困境,这一状态被视为总体生存率(OS)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年老体弱的患者而言,更是陷入双重治疗困境:既无法耐受长期强化化疗的“高强度冲击”,又因身体条件限制无法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选择的极度受限,并进一步加剧了预后的不确定性。

  然而,随着靶向B细胞成熟抗原(BCMA)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的问世,这一创新疗法如同划破黑暗的利剑,为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劈开一条希望之路!

  令人振奋的是,近期全球知名期刊《癌症免疫与免疫治疗》报道了一则突破性病例:一名75岁高龄、身负数种合并症的高危MM患者,在体质虚弱到被传统治疗“判下缓刑”的绝境中,毅然接受了一线抗BCMACAR-T细胞疗法。令人惊喜的是,治疗后,患者竟奇迹般地实现了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的严格完全缓解(sCR),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份来之不易的深度缓解,在未接受任何维持治疗的情况下,维持了12个月!这一病例不仅展现了创新疗法的惊人潜力,更向世界宣告:即使是高龄、体弱、多病的“劣势患者”,也能在前沿医学的助力下,重新掌握生命的主动权,为癌症治疗领域注入了振奋人心的希望!

  癌症免疫与免疫治疗杂志

  ▲截图源自“frontiers”

  国产BCMA CAR-T一线治疗打破高龄禁区,助高危骨髓瘤患者创造12个月无癌生存奇迹

  绝境之下:复杂病情织就"死亡罗网"

  一位75岁的中国女性患者,被命运推至生命的悬崖边缘——她不仅确诊为罕见的双克隆(IgA-λ和IgG-λ)高危多发性骨髓瘤(MM),右股骨头更是存在直径4.2cm的髓外肿块,PET-CT显示全身多部位骨骼[颅骨、多个椎骨、胸骨、双侧多根肋骨及盆骨多发性骨密度减低,部分可见软组织密度影充盈。右髋病灶直径4.2cm,FDG代谢增高(SUVmax=8.7),符合MM受累表现]遭癌细胞“侵蚀”,如同被蛀空的大厦般岌岌可危。

  更令人揪心的是,她的身体早已千疮百孔: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体能评分(ECOGPS)达4分(接近完全无法活动),老年评估(GA)3分,其健康状况脆弱程度超乎想象。且她还存在多种合并症,包括高血压病(病史超10年)、腰椎间盘突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需长期抗凝治疗)、脑出血术后继发癫痫、肺炎(多种耐药菌感染)……

  正因如此,传统治疗的两大“支柱”——长期化疗与自体干细胞移植,都因她的身体不堪重负而被判“死刑”。

  破局之战:CAR-T疗法点燃希望火种,12个月"无癌生存"神话

  面对“无药可治”的绝境,医患团队做出大胆抉择——以靶向BCMA的全人源CAR-T细胞疗法(Equecabtagene Autoleucel,简称eque-cel,伊基奥仑赛注射液)作为一线治疗!这一创新疗法如同黑暗中的火炬,照亮了生命的新方向:

  患者在接受一个周期的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和地塞米松(VCD)方案治疗后,达到了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肺炎症状也得到改善。但病情评估结果显示,患者体质虚弱,无法接受长期常规骨髓瘤治疗。随后,在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化疗进行淋巴细胞清除后,接受CAR-T细胞(eque-cel)治疗。

  结果显示:输注CAR-T细胞后第21天,患者达到严格完全缓解(sCR),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且无严重毒性反应。在输注CAR-T细胞7个月后,患者因右髋疼痛接受关节置换术,术后病理检查未见骨髓瘤细胞。术后2个月复查髋关节CT扫描,示右股骨头周围肿块较CAR-T细胞输注前缩小,并可见骨痂形成(详见下图)。术后3个月患者已能在平地独立行走。截至2024年12月数据统计时止,患者未接受任何维持治疗,仍保持sCR及MRD阴性,无病生存期(DFS)已超过12个月!

  ▼该患者BCMA CAR-T细胞治疗前后右髋关节CT图像

  伊基奥伦赛治疗高危骨髓瘤的效果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注:

  ①图A(2023年9月CT图像):显示患者右髋关节发现髓外肿块。

  ②图B(2024年2月):抗BCMA CAR-T细胞治疗3个月后,髓外肿块缩小。

  ③图C(2024年8月):右侧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右髋关节CT图像。

  ④图中红色箭头表示病变或手术部位。

  综上,对于这位极其虚弱的患者,一线CAR-T疗法似乎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提高了生活质量。这例“教科书级”病例,为骨髓瘤治疗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一线抗BCMA CAR-T细胞疗法对于高危MM患者,甚至对于患有多种合并症的脆弱患者都是有效且安全的。

  CAR-T疗法:给免疫细胞装"导航头",精准追杀癌细胞的"活体药物"

  CAR-T细胞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一种基于T细胞的新型细胞免疫治疗技术。该疗法通过基因转导技术,将抗原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CAR)导入T细胞,使其成为精准识别肿瘤的“导航头”,既能产生即时抗肿瘤效应,又能形成长期免疫记忆。其独特优势在于突破了传统免疫治疗依赖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限制,可直接识别癌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或蛋白质,有效规避因肿瘤细胞MHC抗原下调导致的免疫逃逸。

  CAR-T细胞的标准化制备流程

  1、细胞采集: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提取T细胞;

  2、基因改造:利用逆转录病毒、慢病毒等载体,将CAR基因导入激活并扩增的T细胞;

  3、体外扩增与质控:大规模培养CAR-T细胞,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如活性、纯度、安全性);

  4、回输治疗:将改造后的CAR-T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启动抗肿瘤免疫反应。

  CAR-T治疗流程

  ▲图源“TBCF”,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AR-T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与常见靶点

  过去数十年间,自体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中美已累计批准13款CAR-T产品,覆盖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多种血液系统肿瘤。

  ▼CAR-T细胞疗法获批药物全汇总

  CAR-T细胞疗法获批药物全汇总

  在研管线方面,靶向间皮素(MSLN)、B细胞成熟抗原(BCMA)、CD123等肿瘤抗原的CAR-T疗法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展现出更广泛的治疗潜力。

  ▼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CAR-T细胞疗法的潜在靶向抗原

  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CAR-T细胞疗法的潜在靶向抗原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如何寻求CAR-T细胞疗法免费申请机会

  好消息是,目前CAR-T疗法已启动临床招募,主要针对胃癌、胰腺癌、肠癌、脑胶质瘤、淋巴瘤、骨髓瘤、白血病等多款癌种。

  想寻求CAR-T或其他抗癌新技术帮助的病友,也可将治疗经历、病理检查结果、近期检查报告(如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等)、基因检测报告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初步评估能否有机会接受CAR-T疗法的帮助。

  CAR-T疗法"跨界"实体瘤:横扫肝癌、肠癌、肺癌等,逐个击破转移灶/原发灶

  国研全球首个CAR-GPC3 T细胞,助肝癌患者病灶"消失"

  国际重磅肿瘤学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发表了靶向GPC3的CAR-T细胞治疗肝细胞癌的全球首个临床试验数据,中国CAR-T研究成果再次在世界舞台崭露头角。

  本次研究共纳入13例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位年龄51岁(34-70岁),均为经手术、局部治疗或全身系统治疗后病情进展的难治性患者,临床已无标准治疗方案可选。经检测确认肿瘤细胞表面GPC3抗原阳性后,遂入组接受CAR-GPC3T细胞回输治疗。

  结果显示:13例患者中2例获得部分缓解(PR),肿瘤病灶显著缩小;3年、1年、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10.5%、42.0%和50.3%;中位生存时间(OS)长达278天(95%CI:48~615天)(详见下图)。

  GPC3 CAR-T细胞疗法治疗肝癌的数据

  ▲图源“AA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其中,两例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P3和P13)的情况,值得广泛关注。

  病例P3:多灶性肝癌的持续缓解

  患者P3是一名50岁男性,有2.2年多灶性HCC病史,入组前GPC3IHC染色强度评分为3+(强阳性)。

  入组接受CAR-GPC3T细胞治疗后,CT显示病灶从31.0×27.8mm缩小至12.2×9.5mm。该患者已确诊部分缓解(PR),无进展生存期(PFS)达111天。

  GPC3 CAR-T细胞疗法治疗肝癌的效果

  ▲图源“AA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病例P13:多重治疗失败后"奇迹逆转"

  患者P13是一名52岁男性,有3.7年的多灶性HCC病史,既往接受过5次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及11次热消融治疗,GPC3IHC染色强度评分为3+。

  令人惊喜的是,CAR-T细胞输注4周后,MRI显示病灶显著缩小,其中a和c病灶完全消失,b病灶略微缩小,从14.2×13.4mm缩小至13.9×13.0mm。患者已确认部分缓解(PR),无进展生存期(PFS)达99天。截至数据分析时,该患者仍保持生存状态,为晚期肝癌治疗提供了突破性范例。

  GPC3 CAR-T细胞疗法治疗肝癌的效果

  ▲图源“AACR”,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产CEA CAR-T疗法重拳出击转移性结直肠癌,70%病情稳定

  癌胚抗原(CEA)作为胃肠道癌症的高敏感性标志物,在结直肠癌(CRC)组织及患者血清中广泛表达,因其特异性成为CAR-T疗法的理想靶点。

  我国开展过一项针对CEA阳性结直肠癌(CRC)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NCT02349724),共纳入10例中位年龄为58岁(48.8-67岁)且伴肝、肺转移的难治性患者:其中80%(8/10)合并肝转移,50%(5/10)合并肺转移。入组后,接受静脉输注CEA CAR-T细胞治疗。

  结果显示:10 例既往治疗中均出现疾病进展(PD)的患者,经CAR-T治疗后,有7例达到病情稳定(SD),肿瘤直径略有变化。其中两例患者(Ps3和Ps5)持续稳定超30周。

  值得一提的是,一例代表性病例尤为振奋人心。该患者(患者P10)经DL4剂量CEA CAR-T细胞治疗后,MRI影像学证实肝内单个病灶体积缩小,展现出CAR-T疗法对实体瘤的局部控制潜力(详见下图)。

  ▼P10患者在CAR-T输注前(左图)和4周后(右图)的MRI评估

  GPC3 CAR-T细胞疗法治疗肝癌的效果

  ▲图源“Molecular Therap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CAR-T疗法逆转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困局,患者转移灶明显消退

  知名癌症期刊《癌症分子发病机制调控进展》于2023年报道了一例CAR-T细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经典案例。

  该患者是一位68岁的男性,在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FDGPET/CT检查显示:最大强度投影(MIP)及右胸膜转移灶的轴向融合图像中,FDG代谢活性显著降低,转移性病灶体积缩小,影像学表现与治疗应答高度吻合(详见下图)。

  该病例初步显示了CAR-T疗法在实体瘤治疗中的探索潜力,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该患者CAR-T治疗前后PET/CT对比

  CEA CAR-T细胞疗法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效果

  ▲图源“MDP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小编寄语

  CAR-T疗法作为免疫细胞疗法的佼佼者,其治疗效果有目共睹,不仅有10多款CAR-T产品在国内外相继获批上市,更是在实体瘤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值得欣慰的是,目前我国CAR-T疗法的研发,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包括驯鹿医疗、科济生物、复星凯特、传奇生物、信达生物、西比曼生物、药明巨诺等24家生物公司加入角逐。本次一线抗BCMA CAR-T疗法,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无病生存期超过12个月的惊艳案例,就是对CAR-T疗法研究成果的最好肯定,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

  想寻求CAR-T疗法帮助或参与临床试验获得天价疗法免费治疗机会的患者,可将近期影像及病理检查报告、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参考资料

  [1]Fang, Yi,et al."First-line anti-BCMA CAR-T cell therapy in a fragile patient with bi-clonal gammopathy and giantplasma cell tumor multiple myeloma with multiple comorbidities: a case report."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6: 1564774.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mmunology/articles/10.3389/fimmu.2025.1564774/full

  [2]Xiao, Bu-Fan,et al."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 in lung cancer: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12 (2021): 782775.

  https://www.frontiersin.org/journals/immunology/articles/10.3389/fimmu.2021.782775/full

  [3]Shi, Donghua,et al."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glypican-3 T-cell therapy for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esults of phase I trials."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6.15 (2020): 3979-3989.

  https://aacrjournals.org/clincancerres/article/26/15/3979/82521/Chimeric-Antigen-Receptor-Glypican-3-T-Cell

  [4]Zhang C,et al.Phase I escalating-dose trial of CAR-T therapy targeting CEA+ linkstatic colorectal cancers[J]. Molecular Therapy, 2017, 25(5): 1248-1258.

  https://www.cell.com/molecular-therapy-family/molecular-therapy/fulltext/S1525-0016(17)30108-9?_returnURL=https%3A%2F%2Flinkinghub.elsevier.com%2Fretrieve%2Fpii%2FS1525001617301089%3Fshowall%3Dtrue

  [5]Ma H Y,et al.Advances in CAR T Cell Therapy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Current Issues in Molecular Biology, 2023, 45(11): 9019-9038.

  https://www.mdpi.com/1467-3045/45/11/566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CAR-T三人行》第十五期|魏双教授: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刚刚!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新适应证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4.23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第九弹!同心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抗BTLA单克隆抗体】新一代靶向药JS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8年无进展生存!电场疗法联合化疗为患者带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新型LV20.19 CAR-T在此类恶性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