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mRNA疫苗有望2027年上市!四大疫苗横扫肺癌、胰腺癌、脑瘤等,全身转移消退,死亡风险降62%!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发表时间:2025-04-10 10:28:22

  肿瘤mRNA疫苗有望2027年上市!四大疫苗横扫肺癌、胰腺癌、脑瘤等,全身转移消退,死亡风险降62%

  你是否曾幻想,癌症治疗能像量体裁衣一样,精准契合个人独特的身体状况?如今,随着个性化癌症疫苗的持续研发,这一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作为癌症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前沿突破之一,个性化癌症疫苗借助独特的治疗机制,为无数患者点燃了新的希望。

  历经科研人员数十年的不懈钻研,癌症疫苗领域终于迎来重大突破。Moderna与默克公司联合研发的首款针对黑色素瘤的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临床数据显示,该疫苗与默克公司的Keytruda联合使用时,能将患者死亡或癌症复发的风险降低一半,这充分彰显了个性化癌症疫苗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

  近日,Moderna首席执行官Stephane Bancel向NIKKEI Asia(日经亚洲)透露,这款黑色素瘤疫苗计划于2027年上市,且存在提前上市的可能性,最早或将于2025年在部分国家通过加速审批流程实现上市。这一消息让翘首以盼的患者看到了更为切实的希望,打一针治疗癌症”的新时代或许将不再遥远,让我们拭目以待!

  日经亚洲杂志

  ▲截图源自“NIKKEI Asia”

  惊喜!Moderna和默克黑色素瘤疫苗2期数据亮眼,黑色素瘤远处转移或死亡风险锐减62%

  Moderna与默克公司联合研发的首款针对黑色素瘤的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mRNA-4157(V940),在2023年ASCO大会上,公布了令人瞩目的IIb期临床研究数据。

  此次研究共纳入157例已完全切除的高风险皮肤黑色素瘤(ⅢB/C/D和Ⅳ期)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即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组(n=50)、mRNA-4157疫苗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组(n=107)。

  结果显示:相较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mRNA-4157(V940)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治疗成效显著。在无复发生存率方面,联合治疗可将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49%;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也得到显著提高,发生远处转移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62%,患者生存期得以显著延长。具体数据表现为,18个月无复发生存(RFS)率为62.2%(单药治疗组)vs78.6%(联合治疗组);18个月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率分别为76.8%(单药治疗组)vs91.8%(联合治疗组)。

  mRNA-4157治疗黑色素瘤的数据

  ▲图源“Lance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虽然这些并非最终结果,只是3年随访得出的中期数据,却已展现出极大的希望。基于此,Moderna和默克公司果断宣布启动3期临床试验,旨在深入评估“mRNA-4157[V940]与派姆单抗联合,对高风险切除性黑色素瘤[IIB-IV期]患者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并积极推动其上市进程,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们知道,即使手术成功,癌症有时也会复发。这可能与体内仍残留少量癌细胞有关,但使用针对这些残留癌细胞的癌症疫苗,或许可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NHS国家癌症临床主任 Peter Johnson教授

  癌症疫苗:超越传统的抗癌利刃,开启"打一针治疗肿瘤"的新时代

  癌症免疫疗法作为极具前景的抗癌策略,其核心在于利用免疫系统精准打击癌细胞。与化疗、放疗这类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却“敌我不分” 的传统疗法不同,免疫疗法着重增强或恢复免疫细胞的功能。其中,癌症疫苗备受瞩目,它将肿瘤抗原呈递给抗原呈递细胞,触发肿瘤特异性 T 细胞免疫反应,这种方式不仅能有效对抗现有肿瘤,还具备长期抑制肿瘤进展和复发的潜力。当疫苗进入人体,便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癌细胞生长的保护性反应,显著提升治疗效果。相较于传统抗癌手段,癌症疫苗优势尽显:

  1、精准施治,提升疗效:传统治疗(如放化疗等)惯用“一刀切” 策略,难以契合所有患者需求。而个性化癌症疫苗依据个体基因设计,精准锁定癌细胞,极大提高治疗精准度与有效性,避免反复尝试不同方案,提升治疗成功率。

  2、降低副作用:化疗、放疗等传统抗癌手段的地位不可撼动,但此类方法不可避免的损伤健康细胞,因而常常会带来严重并发症。而个性化疫苗仅针对癌细胞,大幅减少疲劳、恶心、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显著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生活质量。

  3、增强免疫记忆,预防复发:癌症疫苗不仅能当下对抗肿瘤,还能训练免疫系统记住癌症特异性标记,日后一旦癌细胞“卷土重来”,免疫系统便能迅速识别并攻击,有望将癌症从致命疾病转变为可控制的慢性病症。

  4、多元抗癌潜力:尽管尚处临床阶段,但个性化抗癌疫苗已在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崭露头角。随着技术精进,未来有望用于更多恶性肿瘤的治疗。

  2025值得期待的四款癌症疫苗

  当黑色素瘤疫苗率先撕开抗癌新战局,更多生命的曙光正加速到来!目前,针对皮肤癌、头颈癌、肺癌、胰腺癌、膀胱癌及肾癌等高发癌种的个性化疫苗研发已全面提速,一场覆盖多癌种的免疫革命正在酝酿。权威专家激动地称其为 "改写人类抗癌史的关键钥匙"—— 这些承载着尖端科技的疫苗,正以燎原之势打破传统治疗困局,让 "治愈癌症" 从遥不可及的梦想,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此刻,全球肿瘤医生网集结前沿科研力量,为您深度梳理 2025 年值得期待的几款突破性癌症疫苗,以供癌友及家属们参考!

  自体cevumeran疫苗:胰腺癌中位无复发生存超1年

  自体cevumeran(BNT122,研发代码RO7198457)是一款极具潜力的个体化新抗原mRNA疫苗,可编码20余种特异性新抗原,专攻胰腺导管腺癌(PDAC)治疗,只在降低疾病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Nature》期刊重磅发布的Ⅰ期临床研究数据令人振奋!该研究共纳入34例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其中28例接受手术治疗。术后,19例患者使用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这19例中,16例进一步接种BNT122疫苗,且15例同步接受mFOLFIRINOX四药化疗方案(含氟尿嘧啶、亚叶酸、伊立替康、奥沙利铂)。

  研究证实:BNT122联合阿替利珠单抗与mFOLFIRINOX不仅安全可行,疫苗激活的T细胞更展现出持久活性,显著助力预防肿瘤复发。具体数据表现为:8例无应答患者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RFS)达13.4个月[P=0.003,风险比(HR)=0.08(95%CI0.01–0.4)]。

  自体cevumeran疫苗治疗胰腺癌的数据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尤为惊艳的是,29号患者在治疗期间,曾出现血清CA19-9升高及7mm肝部新病灶,但后续影像显示病灶竟完全消失!这一现象表明,BNT122疫苗或具备根除微转移病灶的突破性能力(详见下图)。

  ▼接种BNT122疫苗前后患者腹部MRI对比

  自体cevumeran疫苗治疗胰腺癌的效果

  ▲图源“natur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国研WGc-043疫苗:EBV阳性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疾病控制率突破66%

  2024年8月6日,我国威斯津生物自主研发的新型mRNA疫苗WGc-043迎来里程碑——其针对EBV阳性肿瘤的新药IND申请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批准。此前(2024年5月10日),该疫苗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IND审批,成为全球首款获批的EB病毒相关mRNA治疗性癌症疫苗。

  《临床肿瘤学杂志》披露的临床研究(NCT05714748)数据显示,WGc-043在治疗EBV阳性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中展现潜力。研究纳入12例≥18岁患者,按25μg、50μg、100μg三个剂量分组接受疫苗回输。

  结果显示:疾病控制率(DCR)高达66.67%,客观缓解率(ORR)为16.67%,其中2例部分缓解(PR)、5例病情稳定(SD),凸显了WGc-043的潜在临床疗效。

  WGc-043疫苗治疗数据

  ▲图源“JCO”,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WT1-DC疫苗:助终末期肺癌患者肿瘤缩小,全身转移灶消退,无进展生存超577天

  著名医学杂志《Cureus》报道了一则终末期肺癌全身转移的经典治疗案例:一位69岁男性确诊为右肺中叶IV期鳞状细胞癌,伴多发性肝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及骨转移,因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手术与放疗,遂入组接受WT1-DC树突状细胞疫苗(共8剂)联合紫杉醇+卡铂(AUC6)化疗联合治疗。

  治疗成效显著:截至数据统计时,该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突破577天,临床状态良好(体能状态评分为1)。癌胚抗原(CEA)从初诊时的66.4,在WT1-DC疫苗治疗第121天骤降至3.0。治疗前胸部CT显示,患者存在原发性右下肺癌,伴左右胸腔积液。而治疗第114天可见肺部肿瘤明显缩小(详见下图)。

  ▼WT1-DC疫苗治疗前后胸部CT图像对比

  WT1-DC疫苗治疗肺癌的数据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此外,治疗前PET-CT提示该患者除右下肺原发肿瘤外,还存在全身广泛转移(包括双侧多发肺内转移、多发肝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和多发骨转移)。而在WT1-DC+化疗联合治疗第479天复查时,仅残留右肺1.0cm、肝脏1.7cm两处转移灶,其余病灶均未显示异常(详见下图)。

  ▼WT1-DC疫苗治疗前后全身PET-CT对比

  WT1-DC疫苗治疗肺癌全身转移的效果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VBI-1901:胶质母细胞瘤疾病控制率从0飙升至40%

  VBI-1901是一种新型癌症疫苗免疫治疗候选药物,采用VBI的包膜病毒样颗粒(eVLP)技术开发而成,靶向两种高免疫原性巨细胞病毒(CMV)抗原——gB、pp65。

  2024年4月3日举办的2024世界疫苗大会上,公布了VBI-1901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2b期数据,本次研究共入组17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为两组,即VBI-1901治疗组[接受VBI-1901、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对照组(给予卡莫司汀或洛莫司汀治疗)。

  结果显示:对照组所有可评估的患者,均出现肿瘤进展,肿瘤体积在第6周均增加了2~8倍,疾病控制率为0%(n=0/6)。而VBI-1901治疗组5例可评估疗效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为40%,其中,2例患者病情稳定(SD),即12周内无肿瘤进展。显然,与对照组相比,VBI-1901组的疾病控制率从0飙升至40%。VBI-1901组的mOS达到12.9个月,而对照组仅为8个月(详见下图)。显然,与对照组相比,VBI-1901将中位总生存期延长了约5个月。

  VBI-1901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数据

  ▲图源“VBI官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多款癌症疫苗临床招募进行中……

  好消息是,目前我国又多款在研的癌症疫苗,正在招募恶性肿瘤患者,包括但不限于肺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头颈癌等癌种!想了解详细入排标准或参加临床试验的患者,可咨询医学部,进行初步评估!

  【肺癌EGF疫苗】

  ①项目名称:EGF疫苗注射液±特瑞普利单抗治疗肺癌患者!

  ②药品名称:EGF疫苗注射液±特瑞普利单抗(PD-1抑制剂)

  ③临床分期:Ⅰ期

  ④治疗线数:二线失败,标准治疗失败。

  ⑤突变基因:null。

  ⑥适合人群:二线及以上治疗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肝癌树突状细胞(DC)疫苗】

  ①项目名称:肿瘤新突变抗原(neoantigen)激活的个体化DC免疫细胞,防治肿瘤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研究。

  ②新药介绍:树突状细胞(DC)疫苗在临床前研究和早期的临床试验中,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脑瘤、肾癌、黑色素瘤的树突细胞疫苗,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有望上市!

  ③药品名称:DC免疫细胞治疗。

  ④临床分期:Ⅰ期。

  ⑤突变基因:无靶点要求。

  ⑥适合人群:术后病理学确诊的具有高危复发风险因素的肝细胞癌患者。

  小编寄语

  癌症疫苗经历几十载的发展,逐渐从基础研究阶段,转向了临床研究阶段,一次次突破技术壁垒,扩大应用范围,企图唤醒免疫系统,重新识别并杀伤癌细胞;同时产生免疫记忆反应,使免疫细胞发挥持久的保护作用。尤其考虑到最近的进展,癌症疫苗正迅速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潜力股!小编也希望随着癌症疫苗的不断研发与优化,未来能创造出更多的抗癌奇迹!

  如果您对目前的治疗方案存疑,或想寻求癌症疫苗等国内外新兴抗癌技术的帮助,可将近期病理检查结果、治疗经历等资料,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初步评估病情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Weber J S,et al.Individualised neoantigen therapy mRNA-4157 (V940) plus pembrolizu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monotherapy in resected melanoma (KEYNOTE-942): a randomised, phase 2b study[J]. The Lancet, 2024, 403(10427): 632-644.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2268-7/abstract

  [2]Rojas L A,et al.Personalized RNA neoantigen vaccines stimulate T cells in pancreatic cancer[J].Nature,2023,618(7963):144-150.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063-y

  [3]Peng X,et al.Safety, tolerability, and immunogenicity of WGc-043 in subjects with EBV-positive cancers: Results from an investigator-initiated trial[J]. 2024.

  https://ascopubs.org/doi/10.1200/JCO.2024.42.23_suppl.139

  [4]Nagai H,et al.WT1 Dendritic Cell Vaccine Therapy Improves Immune Profile and Prolong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End-Stage Lung Cancer[J].Cureus,2023,15(10).

  https://www.cureus.com/articles/193305-wt1-dendritic-cell-vaccine-therapy-improves-immune-profile-and-prolongs-progression-free-survival-in-end-stage-lung-cancer#!/

  [5]https://www.vbivaccines.com/press-releases/vbi-vaccines-presents-encouraging-early-tumor-response-data-from-randomized-controlled-phase-2b-study-of-vbi-1901-in-recurrent-glioblastoma/

  [6]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Pharmaceuticals/Moderna-to-launch-skin-cancer-vaccine-as-soon-as-2025-CEO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253例真实世界研究证实:益生菌联合IC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打一针激活抗癌免疫!肝癌治疗性疫苗大盘点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疾病控制率高达100%!2025奥希耐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mRNA癌症疫苗免费招募】Vx-001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肝癌"黄金拍档"再发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胰腺癌治疗性疫苗大盘点!最长OS超3年,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