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束疗法(PBT)—先进的放射治疗
质子束治疗,先进的放射治疗质子束放疗
肺癌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
肺癌是最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由于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使得肺癌已成为世界公认的“癌中之王”。在国内,肺癌每年新发病例约78.1万、死亡病例约62.6万,因此,肺癌已取代肝癌成为中国首位癌症死因。
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因人而异
目前,临床上肺癌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几种。临床医生往往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程病情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例如,I至II期的肺癌患者一般首选手术治疗,IB期和II期患者在外科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常常需要联合术后化疗,IIIA期肺癌患者治疗方法比较复杂,部分患者可以联合手术,放疗,化疗等方法综合治疗,另一部分患者没有手术指征,只能选择放疗和化疗。
能自己"识别"肿瘤细胞的质子束
在传统的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进入人体时从接触皮肤到癌细胞所在位置,其能量呈逐渐递减分布,所以会伤害正常组织或细胞。质子束是一种与传统放射线不同的先进的放射治疗,其作用原理是通过一束质子将辐射直接传递给肿瘤细胞,从而起到破坏肿瘤细胞但不会损伤正常细胞作用的物理疗法。那么,有人会问质子为什么不会损伤正常细胞呢?难道它能自己识别出哪是肿瘤细胞,哪是正常细胞吗?它有这么智能吗?
图1 质子束与X射线不同(原图出处:http://cn.xkmed.com/case/ysft20150128-166.html)
是的,质子束确实有这方面的“特异功能”。因为质子进入人体的速度非常快,在它进入人体的过程中,由于速度太快导致质子与细胞之间发生作用的机率非常低。一旦速度减慢并快要停止时质子才会释放能量并与细胞发生作用。因此,临床上采用质子束治疗肿瘤的时候会事先设置好质子的能量,然后通过控制质子进入人体能量的大小让它停止在我们希望它停止的地方,例如肿瘤细胞。质子束的这一“特异功能”也是其他放疗或放射性药物所没有的(图1)。
图2 质子束疗法是一种先进的放射治疗(原图出处:https://www.sohu.com/a/229688859_100154416)
质子束疗法(PBT)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近期,有学者在研究质子束疗法(PBT)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1]。具体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研究方法
这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临床研究。该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4年4月至2013年12月在日本8个机构接受质子束疗法(PBT)的669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主要观察指标是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局部无进展率 (LPF)以及不良反应等。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69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接受的PBT总照射剂量范围为74.4~131.3个生物有效剂量(BED),中位数为109.6个生物有效剂量(BED)。所有患者的中位随访期为38.2月。
研究结果显示接受PBT治疗的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79.5%(95%CI:76.0-82.6%),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4.1%(95%CI:60.2-67.8%)。在最后一次随访中,共有97例患者死于本病,65例患者死于并存疾病,12例患者死于不明原因。
不同临床分期的患者临床疗效也各不相同。其中IA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82.8%(95%CI:78.9-86.1%),无进展生存率为70.6%(95%CI:66.1-74.6%);IB期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70.8%(95%CI:63.1-77.4%),无进展生存率为47.3%(95%CI:39.8-55.0%)。因此,IA期患者的总生存率(p=0.001)和无进展生存率(p<0.0001)均显著高于IB期患者。但IA期和IB期患者的局部无进展率(LPF)没有明显差异(p=0.14)(图2)。
图2 PBT治疗I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
在不良反应(即放射相关毒性)方面,2级、3级、4级和5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9.8%、1.0%、0%和0.7%。2、3、4、5级皮炎的发生率分别为6.8%、0.4%、0%和0%。除皮炎和肺炎外,5例(0.7%)患者出现Ⅲ度不良反应,其中1例患者出现肺部感染,1例患者出现肋骨骨折合并皮肤溃疡,1例患者出现单纯皮肤溃疡,1例患者出现呼吸困难,1例患者出现缺氧。除肺炎外,未观察到其他4级或严重不良事件(图3)。
图3 PBT治疗I期NSCLC患者的毒副作用较小
总结
目前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质子束疗法(PBT)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存活率,且毒副作用小。既然PBT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呢?不一定。目前除了费用昂贵之外,PBT只适用于局限性肿瘤,也就是说只适用于还没有发生转移的肿瘤,对于晚期已经发生远处转移的肿瘤质子束治疗并不适用。此外,已经接受过2次以上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也不推荐采用PBT疗法。
参考文献
[1] Ohnishi K , Nakamura N , Harada H , et al. Proton Beam Therapy for Histologically or Clinically Diagnosed Stage I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e First Nationwide Retrospective Study in Japan[J]. 2020, 106(1):82-89.
文章来源:与癌共舞论坛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疾病控制率超95%!小细胞肺癌新型ADC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不限癌种!疾病控制率达100%,国产新一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患胃癌20余年,我在日本历经11小时手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进展或死亡风险骤降45%!国内第一款PA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2024年4月24日国家药监局批准地舒单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中国第一款!"全癌种"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