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查看无癌家园网

咨询电话:400-626-9916

无癌家园

400-626-9916

扫描二维码
分享本文章

肺癌根治术后如何预防高危复发?五大疗法齐发力,多管齐下筑牢生命防线

文章作者:小编 浏览次数:3发表时间:2025-04-07 11:49:24

  肺癌根治术后怎么防止复发转移?五大疗法齐发力,多管齐下筑牢生命防线

  肺癌根治性切除术是早期肺癌患者实现临床治愈的重要方式,但术后高危复发风险仍然存在,时刻影响着患者的长期生存与生活质量,尤其存在淋巴结转移、脉管侵犯或驱动基因突变等高危因素的患者。

  因此,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高危复发成为抗癌持久战中的关键环节。为了有效预防高危复发,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包括定期随访、健康生活方式、术后辅助治疗、免疫治疗等。

  肺癌复发的迹象有哪些

  肺癌的复发迹象因人而异,除了肺部的原发症状外,还会出现远处转移症状,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肝脏、大脑或骨骼,具体症状会因转移性肿瘤的位置而异。“美国癌症协会”列出的肺癌复发的常见症状如下:

  1、肺部原发症状:包括持续或加重的咳嗽、胸痛、喘息、气促、哮鸣、咳血、咳铁锈色痰、呼吸急促等。

  2、疼痛:包括原病灶处疼痛、淋巴结疼痛或身体其他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均需引起高度警惕。

  3、慢性疲劳:莫名且持续出现的疲乏或无力。

  4、可以转移症状:肺癌脑转移(如头晕、头痛、视力受损、复视)、骨转移(如骨痛)、肝转移(如黄疸、腹痛)。

  5、其他表现:如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食欲减退、声音嘶哑等症状。

  若肺癌患者在治疗后,出现上述症状,需警惕肺癌复发或转移的可能,应及时就医复诊。

  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如何预防高危复发

  肺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体内可能仍隐匿着少量癌细胞,为了有效预防高危复发,患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常见包括以下几种:

  01、术后辅助治疗:精准靶向残留癌细胞

  辅助治疗是精准打击肺癌根治术后体内残留癌细胞的有力武器。

  1.传统化疗的基石地位:对于无法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辅助化疗仍是重要选择。含铂双药化疗方案,如顺铂联合培美曲塞,可在一定程度上消灭潜在的微小转移灶,降低复发几率。通常在术后 3 - 4 周,身体状况恢复后开始化疗,一般需进行 4 - 6 个周期,具体疗程依患者病情与耐受程度而定。对于EGFR/ALK阴性患者,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如贝伐珠单抗)可能进一步改善生存(具体化疗方案需遵医嘱)。

  2.局部控制强化:放疗的角色再评估:对纵隔淋巴结转移(N2)或切缘阳性患者,术后放疗(PORT)可降低局部复发率,但需权衡放射性肺炎风险。此外,质子治疗等精准放疗技术有助于改善治疗窗。

  3.靶向治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如果存在驱动基因突变,如 EGFR、ALK 等,术后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辅助治疗可显著降低复发风险。以 EGFR 突变患者为例,术后服用奥希替尼等靶向药,能精准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信号传导通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与复发,研究显示可使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约 80% (ADAURA研究)。此外,针对罕见靶点(如RET、ROS1)的临床试验目前也在推进中。

  02、免疫疗法,激活机体抗癌防线

  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对抗血液中的微小病灶、抑制癌细胞生长。但遗憾的是,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大多处于失衡状态,加之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措施,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二次伤害”。因而,治疗后积极调整免疫功能,是预防肺癌复发的重中之重。值得欣慰的是,近年来,免疫治疗(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癌症疫苗,以及DC细胞、NK细胞等免疫细胞疗法)在肺癌术后辅助治疗领域崭露头角。

  1.癌症疫苗

  癌症疫苗历经数十载的发展,逐渐从实验室转向临床研究,目前可用于肺癌治疗,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的癌症疫苗包括古巴肺癌疫苗、树突细胞(DC)疫苗、mRNA疫苗等诸多类型。

  其中,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是一款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性疫苗,通过耗竭体内循环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水平,将依靠EGF滋养的癌细胞“活活饿死”,从而达到抗癌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部分肺腺癌、肺鳞癌患者。目前已获得古巴国家药品和医疗器械控制中心(CECMED)批准,并在秘鲁、阿根廷等多国获批使用,有助于延长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Ⅲ期临床研究更是将5年生存率从0,提升至23%!

  下图展示了2例代表性患者,在CIMAvax-EGF治疗前后的CT变化,能更直观地显示该疫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长期控制效果(详见下图)。

  古巴肺癌疫苗CIMAvax-EGF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图源“frontier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树突状细胞(DC细胞)

  DC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哨兵”,能够识别并呈递肿瘤抗原,激活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反应。术后增强DC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清除残留的癌细胞,降低复发风险。而WT1树突状细胞疫苗(WT1-DC)在也可用于肺癌的治疗。

  知名医学杂志《Cureus》近期报道了一个惊艳案例:一位69岁的右肺中叶IV期鳞状细胞癌患者,伴多发性肝转移、多发性骨转移、双侧肾上腺转移等全身转移症状,经WT1-DC治疗后,原发性及复发性肿瘤病灶明显缩小(详见下图),无进展生存期(PFS)超过577天。

  ▼治疗前后胸部CT图像对比

  DC疫苗治疗肺癌的效果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治疗前后全身PET-CT对比

  DC疫苗治疗肺癌全身转移的效果

  ▲图源“Cureu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3.免疫细胞疗法

  近年来,随着抗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CAR-T、NK细胞、TIL细胞疗法等为代表的免疫细胞疗法,为肺癌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了新的曙光。

  此处以《美国癌症研究杂志》公布的一项“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NCT02845856)为例,简单探讨一下免疫细胞疗法对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本次共入组54例EGFR过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9.5个月(西妥昔单抗联合NK细胞治疗组)vs 7.5个月(西妥昔单抗单药治疗组)。

  其中,NK细胞联合治疗组有一例IVA期非小细胞肺癌男性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获得部分缓解(PR)。CT扫描显示:右肺肿瘤显著缩小,从3.5×3.5 cm(治疗前),缩小至1.7×1.3 cm(治疗后)。

  NK细胞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图源“Am J Cancer Res”,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无意中侵犯了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03、生活方式干预,提升机体抗癌能力

  患者自身生活方式的调整对预防复发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

  1.戒烟:若不去除导致肺癌的风险因素(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治疗后肺癌的复发风险仍会增加。有研究显示,维持中度至重度吸烟的患者,其肺癌的复发风险与戒烟的幸存者相比,增加了7倍以上!因而,肺癌患者治疗后,需严格戒烟。

  2.避免接触有害环境:减少接触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二手烟、工业废气等,避免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

  3.适度运动:术后患者应根据身体状况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心肺功能恢复。

  4.心理支持:心理状态对术后恢复和复发风险有重要影响。患者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与亲友交流等缓解压力等,避免过度焦虑或抑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04、肺癌根治术后的营养需求

  合理饮食同样关键,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如西兰花、橙子、菠菜等,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的摄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增强机体免疫力。肺癌根治术后,患者还需知道以下几种特殊的“营养素”:

  1.人参多糖:人参多糖是一种源自中药材人参中的益生元,可通过增加微生物代谢物戊酸水平、降低犬尿氨酸/色氨酸的比例,来增强对PD1抑制剂的癌症反应,从而抑制调节性T细胞。

  2.胸腺肽:免疫“万金油”:胸腺肽是胸腺(体内具有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的器官)释放的一类具有生理活性的多肽,临床应用较广的是胸腺素α-1(胸腺法新,thymalfasin,Tα-1)、胸腺五肽等。、

  3.益生元:益生元是一类不被宿主消化吸收,但却能被肠道内的有益菌种分解吸收,促进益生菌的生长繁殖、改善宿主健康的有机物,主要包括多糖(如膳食纤维)、低聚糖等。研究发现,益生元可使肠道菌群的代谢,向有利于抗癌治疗的方向转变,以提高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

  4.益生菌:益生菌是一类可用作膳食补充剂的活的微生物制剂,具有调节肠道菌群、维持肠道正常功能、促进消化等功效,还有助于增强宿主免疫应答、提高抗肿瘤疗效,同时减轻放化疗引起的腹泻等不良反应。不过受限于饮食结构、遗传、气候环境等诸多因素限制,人肠道内栖居的益生菌种类,会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因而,近年来针对不同病种筛选出的“私人订制”的益生菌,受到广泛关注,更易达到预期效果。感兴趣的病友可致电医学部,咨询权威的营养专家。

  05、定期复查监测,早期察觉复发迹象

  定期复查是肺癌根治术后预防复发的重要手段。通过规律的检查,医生能够早期发现可能的复发迹象,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建议复查一次;术后3年内,每半年复查一次;术后3年以上,每年复查一次。复查项目主要包括胸部 CT、肿瘤标志物(如 CEA、CYFRA21 - 1 等)、腹部超声等(具体复查时间及项目需遵医嘱)。

  1.胸部CT:可直观地观察肺部及纵隔情况,发现可能出现的复发结节或肿块。

  2.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测(如CEA、CYFRA21-1等)也可为病情监测提供重要线索,若其持续升高,需警惕肿瘤复发可能。

  3.CTC检测: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ed Tumor Cell,CTC)检测,这是一种源自原发肿瘤或转移灶,隐藏后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恶性肿瘤细胞。通过检测血液中的CTC,可评估肿瘤的存在、进展情况以及治疗效果,其临床意义包括:可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用于肺癌治疗反应的监测、评估肺癌的复发及转移等,又被称为肿瘤的“吹哨人”。

  4.MRD检测:即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是一种用于检测癌症患者体内经过治疗后,残留的少量癌细胞或肿瘤相关异常细胞、分子等的技术手段,主要用作预后指标,是发现手术、放化疗后残留癌细胞的关键。

  5.肿瘤基因检测:又称“基因组检测”、“肿瘤DNA测序”、“生物标志物检测”等,是一种生物医学技术,通过分析个体基因序列、检测与肿瘤相关的基因突变,旨在寻找人体基因中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等疾病风险的特定遗传变化。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早地发现肺癌,为肿瘤早筛早诊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肿瘤的精准诊治水平,是肿瘤精准诊治的基石。它的临床意义在于:明确肺癌诊断、指导肺癌靶向治疗、指导免疫治疗、监测治疗效果、协助判断肺癌预后情况、事关某些抗癌药的报销等。

  小编寄语

  肺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防高危复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疗手段与患者自身努力相结合。通过精准的辅助治疗、合理运用免疫巩固、定期复查监测以及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多管齐下,为肺癌患者构筑起坚固的防复发屏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在抗癌之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但癌症作为一种高度突变且复杂的疾病,目前理想的抗癌方案是在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辅以营养支持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癌症疫苗等其他治疗手段,制定适合患者个体情况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还想了解肺癌根治术后预防复发的更多讯息,可将治疗经历、近期病理检查、基因检测结果等,提交至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详细评估病情或申请国内外抗癌专家会诊。

  参考资料

  [1]Nagai H,et al.WT1 Dendritic Cell Vaccine Therapy Improves Immune Profile and Prolongs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End-Stage Lung Cancer[J].Cureus,2023,15(10).

  https://www.cureus.com/articles/193305-wt1-dendritic-cell-vaccine-therapy-improves-immune-profile-and-prolongs-progression-free-survival-in-end-stage-lung-cancer#!/

  [2]Liang S,et al.Cetuximab combined with natural killer cells therapy: an alternative to chemoradiotherapy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Am J Cancer Res. 2018 May 1;8(5):879-89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992505/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帮助广大患者在抗癌之路上少走/不走弯路,最终成功战胜病魔!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肿瘤新药临床试验
囊括456+新药,覆盖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多种肿瘤新药免费用药,每一个新药都是一份希望!
立即申请

相关推荐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前列腺癌术后五年生存率超99%,但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重磅!"O+Y"双免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生死时速!DC疫苗为脑瘤患者抢下关键缓冲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双肺转移灶全部消失!治疗4个月肉瘤完全缓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实现肿瘤控制率100%​!2025非小细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难治的稀有突变型就要用“特效药”!我国自主研发JMT-101再战非小细胞肺癌

【EGFR TKI药物】新一代靶向药TY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