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1+1”、疗效全面升级!第二代PD-1抑制剂“双抗”来了!
第二代PD1,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疗效全面升级,双抗药物来了
本年度的第二十一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于2021年1月28日至30日期间以线上的方式成功举行。这是一次全球性的大型专业会议,由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主办,来自全球各地的专业研究者携最新研究成果参与其中。
基因药物汇为大家整理了在本届WCLC上公开的多项重磅研究及与中国患者切身相关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患者们抗癌提供助力。
在本年度的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一项来自中国中心的,公开了最新数据的Ⅱ期临床试验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这是一项使用一款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药物KN046单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单臂试验,患者均为EGFR/ALK阴性且接受一线化疗疾病进展的患者。根据临床试验的结果,接受治疗的患者疾病控制率较高。
但这一试验最富吸引力的不仅在于其结果,更在于KN046这款药物——这是一款被誉为“第二代PD-1抑制剂”的“双抗”药物。
KN046:疾病控制率82.1%,无进展生存7.3个月
此项研究中共纳入63例患者,分为A(30例)、B(33例)两个试验组,两组患者的基线水平差别不大,A组患者用药剂量稍低(3 mg/kg vs 5 mg/kg)。
截至2020年7月27日的结果显示,A组患者的整体缓解率为10.7%,疾病控制率82.1%;B组患者的整体缓解率为15.6%,疾病控制率62.5%。
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7个月;3、6、9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4.1%、36.6%、34.2%,总生存率分别为91.4%、86.9%和81.0%。
在鳞状细胞肺癌患者亚组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3个月,3、6、9个月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0.0%、55.9%、46.6%,总生存率分别为100.0%、88.2%和88.2%。
与前期公开的KN046治疗曾接受过免疫治疗且疾病持续进展的患者相比,这部分曾接受过化疗的患者从KN046治疗中获益更多,取得的生存期更高。
从"惊艳"到不满足,免疫治疗亟待"第二代"解决方案
2020年可以称得上是癌症免疫治疗的一个全新纪元。与往年相比,免疫治疗当中多出了许多“免疫+免疫”的双免疫联合治疗方案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双免疫治疗方案走入临床。我们正逐渐从免疫治疗初问世时的“惊喜”中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免疫治疗的不足,并尝试着以“双免疫联合”的方案,真正将免疫治疗的潜力发挥到“极致”。
将两种针对不同免疫靶标的免疫治疗药物联合使用,的确能够很大程度上将原本就已经非常出色的免疫治疗效果再次提升一个台阶。但双药联合的方案,由于“力量”过于强大,同样也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成为部分患者无法长期接受治疗的掣肘。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另一类特殊的免疫治疗药物逐渐走入临床试验。这些药物基于原有的免疫治疗药物而生,但具备了同时靶向两种或更多种靶标的能力,因此被称为双特异性抗体,即“双抗”。“双抗”在提升疗效的同时,避免了两药联用带来的不良反应。
从2014年首款CD19/CD3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获批用于治疗B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2018年全球首款用于治疗实体瘤的重组人源化PD-L1/CTLA-4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临床试验正式开展以来,世界范围内已经有多款双抗药物亮相,在包括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等各类癌症的治疗中均取得了十分出色的成就。
能够显著提升免疫治疗疗效、减轻副作用的“第二代”解决方案,正徐徐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双靶点免疫药物,再掀免疫治疗热潮
与靶向药物相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是一种通过抑制细胞表面某些特定信号通路的作用,最终达到杀灭癌细胞目的的药物。
但与靶向药物不同的是,免疫药物所抑制的靶标,也就是“免疫检查点”,是一类与机体免疫功能相关的调节位点,其中绝大部分位于免疫细胞、尤其是T细胞表面。
T细胞表面免疫检查点
我们熟知的PD-1/PD-L1这对免疫检查点当中,PD-1就位于T细胞的表面。PD-1抑制剂能够与PD-1这个免疫检查点结合,从而阻断T细胞表面的PD-1和癌细胞表面的PD-L1的结合,避免T细胞错误地将癌细胞识别为健康细胞。
临床前研究以及一些双免疫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一些免疫途径之间存在互补的相互作用,同时抑制可以提升免疫治疗的效果。
而新兴的双靶点免疫药物,也就是所谓的“双抗”,则能够凭借一款药物,达到同时抑制两个靶点的效果。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这些“第二代”的免疫治疗药物,不仅能使免疫治疗的疗效达到“1+1”的效果,还能够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孤儿药"、"快速通道","双抗"潜力备受瞩目
在疗效与不良事件两个方面显著的进步,使双特异性抗体受到了医学界的重点关注。“孤儿药”、“快速通道”,各类头衔与优待纷至沓来,帮助这支“新战队”快速进入抗癌的“战场”。
01、KN046:孤儿药资格,盖10余个癌种
KN046是一款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对于PD-L1和CTLA-4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即使是在双免疫联合方案中,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的组合也是一个大热门,KN046的诞生自然收到了广泛的关注。
2020年9月,KN046获得FDA授予的孤儿药资格,用于治疗胸腺上皮肿瘤,成为了首个获得官方认可用于实体瘤的双靶点免疫治疗药物。目前,在澳大利亚与中国两个中心,KN046的临床试验已经覆盖了非小细胞肺癌、三阴性乳腺癌、食管鳞癌、肝癌、胰腺癌等10余个癌种、近20项不同阶段的临床试验,结果均比较理想。
根据中国中心的Ⅰa/b期KN046-CHN-001试验研究结果,在29例曾接受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中共25例患者疾病可评估,KN046治疗的整体缓解率为12.0%,疾病控制率52.0%。
所有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69个月;3个月无进展生存率41.0%,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21.9%;6个月生存率88%,9个月生存率58.7%。
02、AK104:获快速通道资格
而KN046并非唯一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双抗”,另一款由我国企业自主研发、抑制PD-1与CTLA-4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AK104同样已经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并且已经获得了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2020中国肿瘤免疫治疗会议上,研究者公开了AK104治疗经治的复发或转移性宫颈鳞癌患者,整体缓解率达到47.6%,显著超过了既往试验中,Balstilimab+Zalifrelimab的整体缓解率20.6%,O+Y组合(纳武单抗+伊匹木单抗)的整体缓解率23.1%~36.4%,以及PD-1抑制剂Balstilimab单药的11.9%,和派姆单抗单药的14.3%(PD-L1阳性患者)。
在不良事件方面,AK104治疗患者的3级或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2.9%,与其它PD-1抑制剂单药治疗相当,显著低于O+Y治疗的28.9%~37.0%。
目前,这款药物的中国中心临床试验正在招募国内患者。
03、M7824:有广谱抗癌潜力,中心临床试验进行中
国际范围内,针对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研究同样丰富。Bintrafusp alfa(代号M7824)是一款由默克公司研发的双功能抗体蛋白,能够同时拮抗TGFβ与PD-L1两个靶点。
临床前研究已经证实,PD-L1和TGFβ途径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的相互作用。这意味着,与PD-L1和CTLA-4等组合相似,PD-L1和TGFβ这对组合也有潜力成为一对全新的免疫治疗“搭档”。
目前,M7824治疗最大样本的研究来自非小细胞肺癌领域。Ⅰ期NCT02517398试验中纳入了80例晚期经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结果显示,所有亚组患者的整体缓解率为21.3%。
其中,500 mg剂量组患者的整体缓解率为17.5%,1200 mg剂量组的患者整体缓解率为25.0%;而在1200 mg剂量组中,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整体缓解率为36.0%;在PD-L1表达水平≥80%的患者亚组中,患者的整体缓解率更是达到了85.7%!
此外,M7824还展现出了出色的广谱抗癌潜力,在包括腺样囊性癌、肛门癌、支气管肺鳞癌、子宫颈癌、脊索瘤、结直肠癌、胰腺癌及小肠癌等多个实体瘤的治疗当中同样展现出了良好的潜力。
其中的这一例宫颈癌患者,更是达到了完全缓解!
有趣的是,完全缓解的子宫颈癌和部分缓解的肛门癌均为HPV阳性的患者,而部分缓解的胰腺癌患者普遍存在错配修复缺陷(HRD)。
目前为止,M7824还是一款“初出茅庐”的新药,正在进行各类临床试验,逐渐扩展适应症。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与地区都已经开展了M7824的临床试验项目,验证在各类癌症以及患者人群当中M7824的治疗效果。近期,中国中心的临床试验也已经开启,正在招募患者。
关于上述几款药物及临床试验,大家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了解详情,或进行申请。
小汇有话说
在《2021,癌症精准治疗时代的双免疫疗法,“强强联手”走上巅峰!http://www.globecancer.com/azzx/show.php?itemid=13227》这篇文章中,小汇为大家盘点了在2020年取得了全新进展、并有望在2021年进一步取得突破的双免疫联合治疗方案。
这些治疗方案中的“成员”有PD-1抑制剂、也有PD-L1抑制剂,有已经“战功赫赫”、适应症众多的“老将”,也有初出茅庐的“新兵”。不论是哪一种药物,都在用数据证实着一点——双免疫联合治疗的方案正在成为免疫治疗发展的必经之路。
而双靶点的“双抗”,就是在这条必经之路上以一“药”之力走起了“两药”的路,而且把这条路越走越宽。
如果说当首款实体瘤的“双抗”问世的时候,我们还在冷静地保持观望、等待临床试验结果,那么在越来越多、疗效越来越稳定的“双抗”走上临床的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真正触手可及的希望。
我们期待着,2021年将成为免疫治疗的下一个突破之年。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无进展生存翻倍!肺癌脑转移有救了,佐利替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2024速看!27类重磅抗癌药纳入优先评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两次CAR-T细胞回输,美国首位晚期胃癌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确诊早期肺癌想去日本治疗?日本肺癌值得推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绝处逢生!中美消化道权威专家联手,为晚期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全球肿瘤名医TOP500|肺癌内科专家(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