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球王"贝利再次入院化疗:一生自律却被肠癌击败,肠道肿瘤如何预防复发?
怎样预防肠癌复发,怎么预防结肠癌复发,如何预防直肠癌复发
2月13日,巴西传奇运动员贝利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消息,表示自己已经遵照医嘱,再次入院接受针对肠癌的化疗。他很乐观地表示,自己已经向医院预约了大电视和爆米花,不会错过治疗期间开始的超级碗比赛。
图源twitter
目前,贝利已经入住巴西圣保罗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院。他的治疗团队曾表示,贝利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肺部,无法接受手术切除,目前只能选择进行化疗。
2021年9月6日,时年81岁的“球王”贝利因在常规体检当中发现了可疑的病变,曾入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切除了位于结肠的肿块,并在活检当中被确诊为结肠癌。
手术是成功的,但随后贝利的健康状况一直在下滑。从9月份的手术后,他每个月都会入院接受化疗。至上个月,他的主治医生表示,这位特殊的病人在住院两天后病情达到了“clinically stable”,临床稳定。
不抽烟、不喝酒,最后却败给了……年龄
这位17岁就成为世界冠军、运动生涯中实现了世界上首个世界杯“三冠王”的著名球员,甚至可以说是比我们许多普通人都要健康。贝利拥有超强的自律能力,为了保持最佳的运动状态,一生远离烟酒。
但即便如此,当他步入80岁高龄的时候,仍然没有逃过癌症这个人类大敌。归根究底,烟与酒虽然是肿瘤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但却也并非是唯二的因素。在癌症发病的原因中,仍有大量很难人为控制的——例如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又比如年龄。
年龄,是癌症发生最大的一个诱因。在人的一生当中,年龄越大,意味着体内细胞分裂的累计次数越多,积累的基因突变也就越多。此外,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的器官功能与免疫功能,也是癌细胞逐渐猖獗的一大原因。
许多权威的统计数据都显示,年轻人,尤其是20~40岁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士,癌症发病率很低。但从40岁之后,癌症的发病率会逐渐地开始升高。
这种提升的“加速度”是很可怕的,在80岁达到最高峰,并在之后稍微下降。到人类85岁时,一生中累计罹患至少一种癌症的风险,高达36%。
人的年龄一定会增长。面对这种必然会累积的风险,我们能做的,是早诊早筛。
早诊早筛,将癌症扼杀在摇篮里
当然,癌症的发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是上述的风险因素,也需要多年的发展,才能逐渐成为癌症。
只要在癌细胞真正成为病灶、引发各类症状之前,或者哪怕是能够在癌症早期发现它,并且给予适当的干预(治疗),患者的预后与晚期或转移性癌症患者相比,就能有天壤之别。
癌症筛查是一种在没有症状的人中寻找癌症早期迹象的测试,适用于完全没有任何癌症症状的人。想要将癌症这种重大危机“扼杀在摇篮里”,早筛是不可或缺的。
我们所谓的癌症早筛,包括两种情况
一类是有高遗传风险类型的癌症的家族史的人群,如直系亲属患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等的人群,以及高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或对自身健康有更高诉求的群体。
这部分人群患癌的风险更高,尤其是存在遗传风险的人群,可以选择通过基因检测筛选是否存在有致癌风险的基因突变。
这类人群当中比较著名的例子是著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她在《我的医疗选择》一文当中,称自己通过基因检测确定遗传了BRCA1突变,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分别为87%和50%。最终,为了降低癌症的风险,她做出了切除乳腺以及卵巢和输卵管的选择。
另一类则是在常规体检当中发现了一些疑似早癌,却不适合或不愿意通过外科手段去除的患者,例如肺部影像检查发现小结节,或直肠息肉的患者。
这部分患者可能是良性的,或仅仅是癌前病变,或早期病灶,如果不做手术、取病理可能难以辨别。这种时候,患者就可以选择取血样,检测是否存在游离的突变基因、DNA或肿瘤细胞,即CFDNA等检测,协助临床鉴别。
所有这些检测手段存在的目的,都是帮助患者诊断是否存在癌症,并将癌症确诊的时间,从晚期、转移期,提前至早期、甚至癌前病变期。
早期患者的生存期远远超过晚期患者,早期诊断,“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是癌症患者最好的“良药”。
面对肠癌,患者该做到哪些事情,预防复发
肠癌本身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种,且更常见于发达国家与地区,且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被认为与饮食结构与生活方式具有很大的关联性。
尽管通常被统称为“结直肠癌”,但结肠癌与直肠癌仍然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异。其中之一体现在复发率方面。由于直肠没有与结肠相同的、被称为浆膜的保护性外层,因此肿瘤更容易在直肠的局部扩散。直肠癌治疗后发生局部复发的概率约为结肠的十倍。
在我国,由于筛查意识的不足,许多结直肠癌患者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或发生了转移,初治困难,结直肠癌的整体复发率可达到50%以上。在确诊并接受过手术治疗后应当如何预防复发,是很多结直肠癌患者必须关注的问题。
当然,在了解“如何预防复发”之前,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的是,为何结直肠癌会发生术后复发。
手术切除就能一劳永逸?复发威胁虎视眈眈
早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80%以上,晚期肠癌的5年生存率也有约30%。根据文献统计,结直肠癌的平均无病生存时间约为23.9个月,整体复发率在3%~35%之间不等,其中超过60%属于局部复发,最常见的远处转移为肺转移(约30%)及肝转移(约15%)。
手术治疗复发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约20%~30%,即使是确诊时处于T0期的患者,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那么为何,即使已经接受了手术治疗、“切掉”了病灶,结直肠癌仍然可能复发呢?
1、手术切除不彻底
造成手术切除不彻底的原因很多。诚然,医疗水平不足是其中之一,但这也是最容易避免的因素。确诊结直肠癌后,患者应该选择更加权威、医疗条件与医疗水平更高的医院,或者在参考国内外权威医生的会诊建议后,选择更好的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与预后。
此外,对于一些已经发生了扩散转移的晚期患者,或肿瘤浸润较深、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等,仅凭借手术难以完全将病灶切除。术后还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配合使用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方案,以进一步清除残余癌细胞、巩固手术疗效。
2、晚期结直肠癌存在转移
结直肠癌的转移率较高,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肺(超过30%)、肝脏(约15%)、脑、肾上腺及骨骼等,最常见的转移方式包括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和浸润种植转移。
由于直肠没有被称为浆膜的保护性外层,因此肿瘤更容易在直肠的局部扩散,即使是早期的结直肠癌也存在一定的转移率。一些进入血液循环的散在癌细胞和并未处于迅速分裂阶段的癌细胞,通过常规的手术、放疗等手段可能无法清除。这些细胞在患者机体其他部位定植,或休眠状态的癌细胞种子在原位重新生长,都可能导致复发转移的发生。
3、患者基本身体状况较差
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精神痛苦,心理压力大。加之肿瘤对于身体造成的损耗,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将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而化疗、放疗等治疗手段对于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这样的损害可以从患者的化验指标上直观地观察到,包括各类免疫细胞数量下降等。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之下,一旦癌细胞重新开始生长,患者机体很难及时将其发现并清除,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复发转移率的提升。
那么,结直肠癌术后要注意哪些事项,才能更好地预防复发呢?
结直肠癌预防复发小贴士
定期复诊
对于一些早期结直肠癌的术后患者,或结束了术后化疗的患者,临床上的选择包括“持续观察病情”。采取这种手段,意味着患者手术及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术后只需要定期进行复诊,并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临床治疗。
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的指南,结肠癌患者的复诊推荐为:
直肠癌患者的复诊推荐为:
根据患者自身健康状态不同,主治医生可能对复诊建议做出调整。这种推荐的依据在于,术后1年内是复发率最高的时间段,其次为1~3年期间,而术后5年无病生存后发生复发的患者比例较低。
复诊时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血液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指标、肿瘤标记物等)、影像学检查(B超、X线等)及结肠镜检查(术后3个月进行,用于确定手术吻合口愈合情况,并观察其它息肉生长情况)。近期,被称为“肿瘤捕手”的新型检测技术开始面向临床。通过“捕捉”并识别患者血液中游离的肿瘤细胞,这种技术能够比较敏感地确认患者的复发转移发生情况。
术后规范辅助治疗
根据CSCO的指南,对于非转移性的、可切除的结直肠癌,推荐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
对于初始可切除的转移性结肠癌,推荐治疗方案为:
对于直肠癌患者,推荐治疗方案分别为:
整体来说,术后辅助治疗是绝大多数结直肠癌患者必须考虑的术后治疗方案。
免疫细胞疗法提升患者自身"抗癌"能力
免疫力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医生,免疫系统强大,可以24小时保护我们抵抗细菌,病毒,癌细胞的侵害。免疫力极度低下的人易患某些肿瘤已是不争的事实,例如艾滋病晚期就常见卡波西(Kaposi)肉瘤和淋巴瘤同时存在。
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本身处于失常状态,而手术,放疗,化疗会对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损伤,在临床治疗后,尽快调整免疫功能是预防复发转移的重中之重。
免疫功能的调节除了可以通过饮食,运动等日常生活方式,还需要临床治疗尽快帮助我们恢复,如注射胸腺肽类的药物、干扰素,以及恢复免疫识别功能和恢复免疫杀伤功能的各类细胞免疫回输等等,如以下免疫细胞的临床辅助治疗已经过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1、过继性NK细胞治疗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又被称为大颗粒淋巴细胞,是一种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的淋巴细胞。NK细胞主要在体液免疫阶段发挥功能,因其具有非特异性的细胞杀伤功能而得名。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CAR-T细胞疗法、DC疫苗等,所使用的细胞都来自细胞免疫阶段。这类治疗方法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换句话说,在经过实验室修饰之后,它们非常擅长攻击具备某一类特征的癌细胞,但也只擅长攻击这一类癌细胞。
NK细胞所谓的“非特异性”是区别于T淋巴细胞等因抗体激活而具备杀伤能力的“特异性”而言的。因抗体而激活杀伤能力的细胞毒性T细胞只能识别具备某一种特征的靶细胞,而NK细胞则是有一套独特的“评判标准”,能够在不依赖抗体的情况下,对各种靶细胞造成杀伤。
NK细胞疗法属于过继性细胞疗法,不论是自体来源还是同种异体来源,或者是否需要在体外进行修饰,其共同点都在于会向患者体内进行免疫细胞的回输。
细胞来源分为自体与同种异体(健康捐赠者)两种途径,获取细胞类型也分为直接从外周血中提取NK细胞和获取体细胞后经诱导为多能干细胞、再诱导其分化为NK细胞两类。
得到NK细胞后,在实验室中将其扩增,使用细胞因子活化,或根据需要为其添加特定抗原修饰后,回输入患者体内,即完整的NK细胞疗法流程。
目前,中国和美国NK细胞尚未批准进入临床使用,但都在积极开展NK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临床试验。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以及包括黑素瘤,乳腺癌,卵巢癌,成神经细胞瘤,肾细胞癌,结直肠癌和肝细胞癌在内的实体瘤试验中已被广泛用作免疫疗法。此外作为较早进军免疫治疗的国家,日本是国际上率先批准使用免疫疗法的国家之一,大家可以通过我们进行申请和评估。
2、过继性树突状细胞治疗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人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能够调节机体对当前环境刺激的先天和后天免疫反应,主要在细胞免疫阶段发挥功能,是细胞免疫的“前哨”、也是免疫系统与病原体战斗的“吹哨人”。
它们不直接攻击病原体,但会将病原物质的抗原信息传递给其它免疫细胞,“指导”它们攻击病原体。它们就像是侦察兵,在与外界接触的皮肤黏膜部位分布;一旦发现入侵的或者新诞生的“坏蛋”,就会迅速活化,冲进淋巴组织里,将这些“坏蛋”的“特征”、也就是抗原信息,传递给待命的B细胞和T细胞等。
因此,树突状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始动者,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基于树突状细胞制造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已经成为了临床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树突状细胞疫苗已经在包括前列腺癌、卵巢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在前列腺癌领域获批了适应症,让我们期待它更多的抗癌潜力转化为成果,为患者带来更多优秀的疗效数据。
对于国内患者来说,接受国外机构在研药物的治疗比较困难,但幸运的是,国内机构研发的同类药物也有一定的临床应用经验,取得了不错的疗效。如果您对树突状细胞疫苗有兴趣,或有接受治疗的需求,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获取进一步的帮助。
3、过继性T细胞疗法
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主要依靠体内的白细胞军团,作为白细胞的一种,T细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是人体里面的特种兵,一旦发现癌细胞,T细胞首先主动出击,杀灭敌人,因此,它也被称为“杀手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伤性T细胞,是一种监控并在需要时杀死靶细胞的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对带抗原的靶细胞有记忆功能,一旦发现带特异性抗原的靶细胞,会刺激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消灭被感染的细胞或癌细胞。
①CAR-T疗法
CAR-T疗法的全称是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therapy,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原理是应用患者自身的T淋巴细胞,经过实验室重新改造,装载上具有识别肿瘤抗原的受体及共刺激分子,体外扩增后再次回输入患者体内,从而识别并攻击自身的肿瘤细胞。
②TILs疗法
就在近期,肿瘤浸润的淋巴细胞(TIL)疗法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顾名思义,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一类浸润于肿瘤病灶组织中的T细胞,是一类对于癌细胞有最强识别与杀伤能力的细胞。通过从患者体内取得新鲜的肿瘤组织,从中分离出浸润的T细胞,并取得其中肿瘤细胞的DNA进行测序,将其基因突变信息从插入患者自体树突状细胞中,与之前提取出的T细胞共同培养。然后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例如干扰素γ)来检测TIL的新抗原特异性识别,最终筛选出能够识别新抗原的TILs细胞,进行扩增,输回患者体内。
简而言之,TILs疗法利用能够识别并靶向患者肿瘤的T细胞作为攻克癌症的免疫大军回输到体内,是根据每个癌症患者量身定制的个体化抗癌疗法。
目前,TILs疗法已经在黑色素瘤、宫颈癌、非小细胞肺癌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数据令人振奋。这款新型的免疫疗法暂未上市,但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了多项针对各类实体肿瘤(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卵巢癌、黑色素瘤等)的临床试验。大家可以致电基因药物汇-临床新药招募中心(400-686-1602)了解详情。
预防复发的基石——营养支持治疗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统计,约有35%的癌症发病与不科学、不平衡的膳食有关。国际肿瘤流行病权威、英国著名肿瘤专家道尔教授亦指出,合理的膳食可以降低90%的胃癌和结肠癌发病率,20%的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胰腺癌和食管癌死亡率,并可降低10%的癌症总死亡率。
所谓的营养支持治疗并不代表患者就应该大量进补昂贵的营养品,而是指患者应该在保持营养摄入均衡的前提下,遵照医生或营养专家的建议,结合自身情况适当补充营养物质。整体来说,均衡营养是营养支持治疗的重中之重。
根据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知识治疗专委会一项3万多人的调查研究表示,我国发现将近三分之二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导致患者对治疗耐受性降低、刀口不容易愈合、术后容易发生感染等,直接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甚至生存期因此大打折扣。一位权威、专业的营养医生,为患者带来的帮助绝不会逊于一位专业的主治医生。
远离复发,拥抱幸福生活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负面的情绪常常会影响身体健康。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等不良情绪,反应在机体,很可能会影响人体的激素水平与免疫功能。术后康复期的癌症患者,如果精神长期处于负面情绪笼罩之下,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激素水平紊乱,对于疾病的康复是非常不利的。
保持良好的心态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了解自己的疾病。只有了解了癌症、了解目前临床上治疗癌症的诸多进展,才能够坚定抗癌的信心, 在接受治疗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对于治疗、康复或者营养方案还有疑惑,可以选择联系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会诊,选取最科学、有效的方案,自然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与预后。
适当的社会活动与运动能够有效改善人的心态,家庭的支持对于一位癌症患者来说更是雪中送炭。正如一位癌症病友就自己的亲身感受所说:“在癌症面前,谁能树起必胜的信念,遵循科学的防治原则,与经治医生密切配合,努力适应新环境,对周围事物培养兴趣和爱好,坚韧不拔地与病魔抗争,谁就能获得生存与康复的希望。”
的确,在临床上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同样的医疗条件下,一些病人思想开朗,有着与疾病抗争的顽强意志,比那些因患癌症而思前想后、精神陷入极度苦闷的人治疗效果要好得多。如果精神完全被摧垮,即使再好的疗法也收不到理想的效果。
最后,希望病友们都能坚定抗癌的信心和决心,为自己打开长生存大门!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绝处逢生!中美消化道权威专家联手,为晚期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全球肿瘤名医TOP500|肺癌内科专家(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肿瘤大幅缩小或完全消失!胰腺癌患者检测到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确诊癌症后除了正规治疗,千万别忽略这三件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12.24 愈见大"CAR&q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肺癌外科手术哪家强?全面盘点国内十强医院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