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治疗癌症?癌症患者感染新冠,查出18种变异毒株!
新冠治疗肿瘤癌症,新冠病毒抗癌,新冠病毒抗肿瘤,新冠抗肿瘤,新冠病毒治疗肿瘤?癌症患者感染新冠,查出18种变异毒株
就在前几天,一条关于“新冠+癌症”的新闻刷爆了癌症患者们的朋友圈——一位来自英国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在感染了新冠(SARS-CoV-2)病毒之后,身上的肿瘤病灶几乎全部消失!
针对这条新闻,小汇还结合在患者群里看到的患者反馈为大家撰写了一篇科普文章(《61岁癌症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体内肿瘤病灶竟然几乎全部消失了》),希望能够借这条新闻告诉大家,一定要按捺住冲动、避免被不切实际的“希望”冲昏头脑,更不要因为一些具有冲击性的个案,就去相信一些毫无依据的抗癌“偏方”或者“独门绝技”。
小汇希望大家在抗癌路上坚持科学与理性,求助于值得信赖的治疗途径与方案。
就在近日,又一条关于“新冠+癌症”的新闻吸引了小汇的注意——这一次,新闻中这位患者所面对的,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困境。
化疗患者感染新冠,查出18种变异毒株
这是一篇来自《今日俄罗斯》1月12日的报道。
一名47岁的女性淋巴瘤患者,在2020年4月感染了新冠病毒。确诊后,这位患者曾接受了支持性治疗,尽管病情有所好转,但进行病毒检测,结果一直呈阳性。
事实上,在之后几个月的复查中专家们发现,这位患者体内的新冠病毒不仅长期保持活跃,还在不断地变异。
来自圣彼得堡的4所大学、1所医院,以及莫斯科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们成立了专家小组,对从这位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样本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结果——患者体内的变异新冠病毒类型多达18种!
病毒疯狂变异?患者免疫衰弱是根本原因
1月5日刊发于俄罗斯医学平台上的论文中指出,这名患者体内检出的变异毒株与之前在貂体内检出的变异毒株存在一定的差异,显示为全新的变异类型。
来源:virological.org
这名患者患有Ⅳb期非霍奇金弥漫性B淋巴细胞瘤,曾于3月27日至4月17日期间接受抗癌药物治疗。
具体来说,4月5日至8日期间患者接受了利妥昔单抗治疗,并在4月10日至16日期间因与另一位新冠患者密切接触而感染了病毒,于4月30日确诊。
此后的几个月中,患者反复进行咽拭子检测,但结果始终呈阳性。直至9月12日的检测开始,结果终于呈阴性。
但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毒株样本,经过检测,存在18种全新的变异类型。专家们反复比对了遗传系谱,并确认这18种变异类型是从未在其它感染病例中发现的。
免疫学专家Nikolai Kryuchkov在接受《今日俄罗斯》采访时指出,新冠病毒更容易在免疫能力较差的患者体内发生迅速的变异,而这位47岁的女性淋巴瘤患者当时正在接受抗癌治疗,正符合“免疫能力差”的这一特点。
他表示:“专家们已经注意到,在免疫能力低下的人群中,病毒发生突变的概率比正常人群高出数倍。”
同为淋巴瘤患者,治疗结局截然不同
与之前的61岁患者一样,这位47岁的患者同属于血液系统肿瘤当中的淋巴瘤。两位患者分属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两个亚型,同样在这次新冠疫情当中被感染,但治疗结局完全不同——一位患者因发生“奇迹”、病灶大部分消失而备受瞩目,另一位却几乎成为了病毒的“培养皿”,体内变异毒株数量震惊医学界。
其实早在2020年6月,一篇刊登于《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杂志上的文章就曾指出,血液系统肿瘤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发生各类并发症的风险更高。而且,由于血液系统肿瘤患者自身免疫水平下降,感染新冠病毒后更容易发生较差的临床结局。
恶性传染病+恶性肿瘤,再加上抗癌药物治疗导致的免疫能力进一步下降,绝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很难顺利地“扛过”新冠病毒的感染。
改变治疗结局,提升免疫功能是关键
2020年1月30日,《人民日报》曾经报道,在援鄂医疗队出征之前,队员都会在医院的安排下注射胸腺肽,用于提高身体免疫能力。除了医疗物资等物理防护,以胸腺肽为代表的各类免疫提升手段,在抵抗各类感染时同样有效。
事实上,不只是这部分可能面临感染风险的医疗工作者,癌症患者同样是一个对提升免疫能力有迫切需求的群体。
我们已经知道,不论是同时抗新冠病毒与癌症成功的患者,还是毒株变异超过18种类型的患者,根源都在于免疫能力。当患者的免疫能力被强烈地激活,“一鼓作气”地清除几乎全部肿瘤病灶并非难事;而当患者的免疫能力持续衰弱,最终被病毒击垮也完全有可能。
以调节免疫功能为基础的各类癌症免疫治疗方案的原理同样基于此。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通过拮抗癌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功能,增强免疫细胞对癌细胞的杀伤能力,进而达到抗癌的目的。
而直接为患者“补充”免疫细胞的各类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技术同样以人体免疫功能为突破口,各类T细胞(CAR-T细胞)、NK细胞、DC回输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已经在大量的临床研究中得到了证实。
在癌症患者中同样备受关注的免疫调节剂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疗法,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临床医生会在患者接受放化疗之后同时给予胸腺肽或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剂,来增强癌症患者的免疫力。
胸腺肽这种在癌症的治疗与病毒感染的预防当中都“大展拳脚”的免疫调节剂,为胸腺产生的一种多肽蛋白,能够平衡和调节免疫功能,是一种与机体的细胞免疫有密切关系的多肽蛋白。它可以增强淋巴细胞的活性、诱导T细胞的分化,影响自然杀伤(NK)前体细胞的趋化进而影响成熟NK细胞的杀伤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免疫功能逐渐下降,很大程度上与胸腺分泌胸腺肽的能力下降有关。因此通过额外补充胸腺肽,可以迅速而有效地在短时间内提升机体的免疫能力。
抗癌之路上,科学与理性常伴
“新冠治疗癌症”,这样乍一看就知道纯属“噱头”的新闻能够“爆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紧紧地抓住了癌症患者最渴望的一个点。
抗癌这条路很难走,甚至有些人最终无法走到尽头。每个人都免不了想去寻找一些“捷径”,但真正可靠的还是这些有医学研究者们提前“探路”、并得到了可信的研究结果的“坦途”。
或者说,正是因为抗癌这条路难走,所以大家才能应该保持理性的态度、追求科学的抗癌方案,选择真正有战斗力的“武器”,与癌症这个最难缠的“敌人”战斗。
如果在抗癌路上遇到了困惑、需要寻求帮助、或者希望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新药临床试验项目,可以联系全球肿瘤医生网医学部(400-666-7998),或发送邮件至基因药物汇邮箱(doctorjona0404@gmail.com),或在基因药物汇公众号后台留言告诉小汇,小汇会尽己所能地帮助大家。
扫描进患者病友群
肺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胰腺癌
乳腺癌|脑瘤|淋巴瘤|儿童肿瘤等
相关推荐
2024岁末四大抗癌新药上市在即,狙击肺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突发!台湾著名女星自曝患癌,新型靶向药为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NTRK基因融合的靶向药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2024年2月6日国家药监局批准恩曲替尼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总生存率逼近95%!我国自研新型Bcl-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
刚刚!美国一新型PARP抑制剂在我国获批
EGFR突变型患者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约占30%,在欧美患者中约占10%~20%,在亚洲患者中占比超过50%,是非小细胞肺癌的第二大致癌驱动因素。...
全球肿瘤医生网 2020-08-05